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6页 |
·电信行业监管的概念与特征 | 第11-12页 |
·电信行业监管的原则 | 第12-13页 |
·电信行业监管的必要性 | 第13-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成果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8-26页 |
·博弈论 | 第18-20页 |
·博弈论简介 | 第18页 |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 第18-19页 |
·博弈的类型 | 第19-20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0-26页 |
·委托代理问题的起源 | 第20页 |
·委托代理关系 | 第20-21页 |
·委托代理理论概述 | 第21页 |
·委托代理理论的假设 | 第21-22页 |
·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模型及扩展模型 | 第22-26页 |
·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模型 | 第22页 |
·委托代理理论扩展模型 | 第22-26页 |
第三章 电信行业监管的发展现状综述 | 第26-32页 |
·国外电信监管现状 | 第26-29页 |
·日本电信监管 | 第26-27页 |
·美国电信监管 | 第27页 |
·英国电信监管 | 第27-29页 |
·国内电信监管现状 | 第29-32页 |
·目前我国电信监管的体系 | 第29页 |
·我国电信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29-32页 |
第四章 电信行业监管中的委托代理分析 | 第32-46页 |
·电信行业监管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 第32-34页 |
·分析的理论基础—标准的委托代理模型 | 第34-38页 |
·状态空间模型化方法 | 第34-36页 |
·分布函数的参数化方法 | 第36-37页 |
·一般化分布方法 | 第37-38页 |
·电信行业监管中委托代理双方的博弈研究 | 第38-43页 |
·信息对称条件下双方的博弈研究 | 第38-40页 |
·多代理人关系模型 | 第38-39页 |
·多委托人关系模型 | 第39-40页 |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双方的博弈研究 | 第40-43页 |
·我国电信行业监管中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 | 第43-46页 |
·中国电信行业委托代理问题的特殊性 | 第43-44页 |
·电信监管机构作为国家代理人的不规范行为 | 第44页 |
·企业经理人的委托代理问题 | 第44-46页 |
第五章 我国电信行业监管的对策与建议 | 第46-62页 |
·得出结论的对策分析—完善电信立法 | 第47-49页 |
·电信法调整的主要关系 | 第47页 |
·电信法的立法宗旨 | 第47页 |
·电信法的基本原则 | 第47-48页 |
·电信法的体系结构 | 第48-49页 |
·得出结论的对策分析—健全电信行业监管体制 | 第49-51页 |
·得出结论的对策分析—有效竞争、激励、开放的政策理念 | 第51-57页 |
·有效竞争政策理念的贯彻 | 第51-52页 |
·激励政策理念的贯彻 | 第52-55页 |
·开放政策理念的贯彻 | 第55-57页 |
·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加快电信企业产权改革步伐 | 第57-58页 |
·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建立独立的电信市场监管机构 | 第58-59页 |
·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依法规范政府和企业的行为 | 第59-60页 |
·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建立监督考核和激励机制 | 第60-6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5页 |
·简要总结 | 第62-63页 |
·研究贡献与创新点 | 第63-64页 |
·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