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3G系统下行链路的系统级仿真平台实现以及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0-11页 |
·论文的内容安排 | 第11-12页 |
第二章 E3G背景及系统级仿真研究 | 第12-20页 |
·E3G背景概述 | 第12-17页 |
·E3G标准制定工作概述 | 第12-13页 |
·E3G与B3G | 第13-17页 |
·E3G系统仿真的目的和方法 | 第17-20页 |
·系统仿真目的 | 第17页 |
·系统仿真工具 | 第17-18页 |
·系统仿真方法 | 第18-20页 |
第三章 E3G系统级仿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第20-39页 |
·系统级仿真参数设定 | 第20-23页 |
·仿真基本场景 | 第20-21页 |
·仿真信道模型 | 第21-22页 |
·系统级与链路级接口 | 第22-23页 |
·仿真平台整体结构设计 | 第23-24页 |
·仿真平台模块化设计与实现 | 第24-32页 |
·初始化模块 | 第24-27页 |
·业务模块 | 第27-28页 |
·资源调度模块 | 第28-29页 |
·干扰计算模块 | 第29-31页 |
·HARQ过程的设计与实现 | 第31-32页 |
·仿真结果对比评估 | 第32-39页 |
·MIMO影响分析 | 第32-34页 |
·单双流选择门限值影响分析 | 第34-35页 |
·接收端均衡影响分析 | 第35-37页 |
·预编码矩阵反馈量影响分析 | 第37-39页 |
第四章 E3G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第39-53页 |
·E3G关键技术分析 | 第39-46页 |
·OFDM技术 | 第39-40页 |
·MIMO技术 | 第40-42页 |
·自适应调制编码(AMC) | 第42-43页 |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 | 第43-45页 |
·无线资源管理 | 第45-46页 |
·干扰协调技术研究 | 第46-53页 |
·干扰协调技术介绍 | 第46页 |
·软频率复用方案 | 第46-47页 |
·更软频率复用方案 | 第47-51页 |
·更软频率复用与软频率复用比较 | 第51-53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53-55页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53页 |
·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缩略语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录用学术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