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高分子化合物工业(高聚物工业)论文--机械与设备论文

数字滤波技术在精密挤出失重计量加料系统中的应用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9-25页
   ·塑料挤出的发展第19-20页
   ·失重计量加料系统在挤出中的发展第20-21页
   ·滤波技术的发展第21-22页
   ·本课题的立论、目的及意义第22-23页
   ·本课题的创新点及任务第23页
   ·技术方案第23-25页
第二章 挤出过程概述第25-35页
   ·精密挤出生产线简图第25-26页
   ·挤出流量的计算第26-27页
   ·工艺参数对挤出稳定性的影响第27-32页
     ·温度对挤出稳定性的影响第27-28页
     ·压力对挤出稳定性的影响第28-29页
     ·转速对挤出稳定性的影响第29-31页
     ·螺杆几何参数对挤出稳定性的影响第31-32页
   ·工艺参数的确定第32-34页
     ·挤出机的工作压力第32-33页
     ·螺杆转速的确定第33-34页
     ·挤出温度的确定第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失重式计量加料系统第35-55页
   ·失重式计量加料系统工作原理第35页
   ·失重计量加料机械结构第35-40页
     ·称重料斗分析与设计第36-40页
       ·料斗中物料压力分布第36-39页
       ·料斗中物料稳定流动的条件第39-40页
   ·失重计量加料测控系统第40-45页
     ·称重传感器第40-45页
       ·称重传感器分类第40-41页
       ·称重传感器的基本特性第41页
       ·称重传感器选择第41-42页
       ·称重传感器测量电路及分析第42-44页
       ·称重传感器系数矫正第44-45页
   ·测控系统其他元件第45-46页
   ·喂料误差与消除第46-50页
     ·此项测量误差的产生原因第46-47页
     ·减小此项误差途径第47-49页
     ·料位上限的确定第49-50页
   ·挤出过程中的误差与干扰分析第50-51页
     ·称重误差来源分析第50页
     ·波动干扰第50-51页
     ·控制系统干扰第51页
   ·干扰处理第51-52页
     ·硬件抑制干扰措施第51-52页
     ·软件抑制干扰措施第52页
   ·失重式计量加料系统的作用第52-53页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四章 数字滤波算法研究及应用第55-61页
   ·常用数字滤波算法第55页
   ·新型滤波算法第55-60页
     ·递推平均滤波算法第56页
     ·K型数字滤波算法第56-57页
     ·限幅-递推平均滤波算法第57-58页
     ·改进型限幅-递推平均滤波算法第58-59页
     ·实时改进型限幅-递推平均滤波算法第59-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五章 信号传输与编程第61-67页
   ·硬件配置与信号传输第61页
   ·软件编程实现第61-64页
   ·在线调试与下载第64-65页
     ·设置 PG/PC接口第64-65页
     ·建立在线连接第65页
     ·程序下载第65页
   ·两种最优滤波算法程序框图第65-66页
     ·改进型限幅-递推平均滤波程序框图第65-66页
     ·实时改进型限幅-递推平均滤波算法框图第66页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六章 利用WINCC与S7-300的通讯监控物料重量值第67-71页
   ·S7-300与WINCC的连接第67页
   ·WINCC编程第67-70页
     ·过程归档界面及功能第68页
     ·建立过程归档记录第68-69页
     ·实现归档报表第69-70页
   ·小结第70-71页
第七章 实验第71-87页
   ·滤波算法应用实验第71页
   ·试验设备及工艺条件第71-72页
   ·数字滤波算法试验数据处理第72-85页
     ·递推平均滤波算法第72-76页
       ·采用A组工艺条件试验第72-74页
       ·采用B组工艺条件试验第74-76页
     ·K型数字滤波算法第76页
     ·限幅-递推平均滤波算法第76-78页
     ·改进型限幅-递推平均滤波算法第78-81页
       ·采用B组工艺条件试验第78-80页
       ·采用C组工艺条件试验第80-81页
     ·改进型递推平均-限幅滤波算法第81-82页
     ·限幅-递推平均算法与递推平均-限幅算法的对比第82-84页
     ·实时改进型限幅-递推平均滤波算法第84-85页
   ·本章小结第85-87页
第八章 结论第87-89页
参考文献第89-91页
致谢第91-93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3-95页
作者及导师简介第95-96页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第96-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可发性聚烯烃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离心式挤出机固体输送段的传热过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