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37页 |
·引言 | 第17页 |
·3-羟基丙酸的概况 | 第17-20页 |
·3-羟基丙酸的理化性质 | 第17页 |
·3-羟基丙酸在微生物体内的代谢途径 | 第17-18页 |
·3-羟基丙酸的应用 | 第18-20页 |
·3-羟基丙酸的生产方法 | 第20-26页 |
·化学法生产3-羟基丙酸 | 第21页 |
·生物法生产3-羟基丙酸 | 第21-26页 |
·丙酸的概况和生产方法 | 第26-31页 |
·丙酸的理化性质和应用 | 第26-27页 |
·丙酸的生产方法 | 第27-28页 |
·丙酸的现阶段最新研究状况及展望 | 第28-30页 |
·丙酸的提取方法和含量检测 | 第30-31页 |
·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气相色谱(GC)的简介 | 第31-34页 |
·高效液相色谱概述 | 第31-32页 |
·高效液相色谱的分类 | 第32页 |
·最佳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 | 第32页 |
·气相色谱概述 | 第32-34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34-37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4-35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35-37页 |
第二章 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37-61页 |
第一部分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发酵液中的3-羟基丙酸 | 第37-51页 |
·引言 | 第37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7-40页 |
·菌种 | 第37页 |
·主要培养基 | 第37页 |
·实验方法 | 第37-4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0-51页 |
·色谱分析条件的选择 | 第40-49页 |
·回归分析、检出限测定 | 第49页 |
·仪器的精密度实验 | 第49-50页 |
·稳定性实验 | 第50页 |
·回收率测定 | 第50-51页 |
·小结 | 第51页 |
第二部分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发酵液中的丙酸 | 第51-61页 |
·引言 | 第51-52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52-54页 |
·菌种 | 第52页 |
·主要培养基 | 第52页 |
·实验方法 | 第52-5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4-60页 |
·色谱条件的选择 | 第54页 |
·定性分析 | 第54-55页 |
·标准曲线的测定 | 第55-57页 |
·精密度试验 | 第57页 |
·回收率试验 | 第57页 |
·样品测定 | 第57-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第三章 菌种选育以及皱褶假丝酵母突变株发酵产3-羟基丙酸的条件优化 | 第61-81页 |
·引言 | 第61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61-67页 |
·菌种 | 第61-62页 |
·主要培养基 | 第62页 |
·实验方法 | 第62-6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7-80页 |
·不同丙酸浓度诱导后,菌体产3-羟基丙酸的情况分析 | 第67-68页 |
·紫外诱变对菌种的影响 | 第68-69页 |
·化学试剂(NTG)诱变对菌种的影响 | 第69-74页 |
·褶皱假丝酵母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74-76页 |
·碳源的选择优化 | 第76-77页 |
·氮源的选择优化 | 第77-78页 |
·温度和pH的影响 | 第78-79页 |
·讨论 | 第79-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四章 产酸丙酸杆菌发酵产丙酸的条件优化 | 第81-99页 |
·引言 | 第81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81-83页 |
·菌种 | 第81页 |
·主要培养基 | 第81-82页 |
·实验方法 | 第82-8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3-97页 |
·种子液中菌株的生长情况 | 第84-85页 |
·发酵液中菌株生长情况 | 第85-86页 |
·不同接种量的影响 | 第86-89页 |
·碳源的选择优化 | 第89-90页 |
·氮源的选择优化 | 第90-91页 |
·碳氮比的选择优化 | 第91-93页 |
·温度和pH的影响 | 第93-95页 |
·丙酸提取条件的优化 | 第95-97页 |
·小结 | 第97-99页 |
第五章 初步探索产酸丙酸杆菌与褶皱假丝酵母联合培养生产3-羟基丙酸的条件 | 第99-105页 |
·引言 | 第99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99-101页 |
·菌种 | 第99页 |
·主要培养基 | 第99-100页 |
·实验方法 | 第100-10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01-103页 |
·产酸丙酸杆菌培养不同时间后丙酸和乙酸的含量 | 第101页 |
·产酸丙酸杆菌接种量对3-羟基丙酸产量的影响 | 第101-103页 |
·小结 | 第103-10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105-109页 |
·结论 | 第105-107页 |
·问题与建议 | 第107-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3页 |
附录 | 第113-115页 |
附录一 实验试剂 | 第113-114页 |
附录二 主要实验仪器 | 第114-115页 |
致谢 | 第115-116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6-117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117-118页 |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118-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