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无效行为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引言 | 第6-7页 |
一、破产无效行为制度概述 | 第7-12页 |
(一) 制度基础及原则 | 第7-8页 |
(二) 与破产撤销权制度的关系 | 第8-9页 |
(三) 我国破产无效行为制度的演进 | 第9-10页 |
(四) 制度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五) 其他国家相关制度的比较考察 | 第11-12页 |
二、破产无效行为的构成要件 | 第12-19页 |
(一) 破产无效行为具体规定分析 | 第12-15页 |
1、隐匿、转移财产行为 | 第12-13页 |
2、虚构、承认不真实债务行为 | 第13页 |
3、破产程序开始后债务人的清偿行为 | 第13-15页 |
(二) 破产无效行为的客观要件 | 第15-18页 |
1、行为损害后果 | 第15页 |
2、行为主体 | 第15-16页 |
3、行为时间 | 第16-17页 |
4、行为范畴 | 第17-18页 |
(三) 破产无效行为的主观要件 | 第18-19页 |
三、破产无效行为的权利行使 | 第19-23页 |
(一) 权利行使方式 | 第19-20页 |
(二) 权利行使主体 | 第20-22页 |
(三) 权利行使期限 | 第22-23页 |
四、破产无效行为的法律后果 | 第23-26页 |
(一) 行为无效 | 第24页 |
(二) 民事责任 | 第24-25页 |
(三) 刑事责任 | 第25-26页 |
五、我国破产无效行为制度存在的合理性探讨 | 第26-29页 |
(一) 制度的理论意义 | 第27-28页 |
(二) 制度的实践作用 | 第28-29页 |
结语 | 第29-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6页 |
后记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