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0-24页 |
第一章 猪链球菌病的研究进展 | 第10-24页 |
1 病原 | 第10-11页 |
2 流行病学 | 第11页 |
3 临床症状 | 第11-12页 |
4 毒力因子 | 第12-15页 |
5 发病机理 | 第15-16页 |
6 猪链球菌的诊断与鉴定 | 第16-18页 |
7 结束语 | 第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8-24页 |
第二篇 实验研究 | 第24-54页 |
第二章 马链球菌兽疫亚种ATCC35246菌株SzP、FNZ、ZAG部分片段的原核表达及免疫保护试验 | 第24-3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5-31页 |
·菌株,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第25页 |
·酶和试剂 | 第25页 |
·PCR引物设计 | 第25-26页 |
·细菌基因组的提取 | 第26页 |
·PCR扩增 | 第26页 |
·PCR产物酶切与回收 | 第26-27页 |
·连接反应 | 第27-28页 |
·BL21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8页 |
·连接产物的转化(热激法) | 第28页 |
·阳性克隆的筛选 | 第28-29页 |
·重组蛋白的表达 | 第29-30页 |
·Western blot检测融合蛋白 | 第30-31页 |
·免疫保护试验 | 第31页 |
2 结果 | 第31-34页 |
·PCR结果 | 第31-32页 |
·重组质粒的鉴定 | 第32页 |
·重组质粒的表达 | 第32页 |
·重组蛋白的纯化及Western blot分析 | 第32页 |
·重组蛋白的免疫效力 | 第32-34页 |
3 讨论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第三章 马链球菌兽疫亚种ATCC35246菌株SzP、FNZ、ZAG基因融合载体的构建与表达 | 第37-4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7-42页 |
·菌株,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第37-38页 |
·酶和试剂 | 第38页 |
·PCR引物设计 | 第38页 |
·细菌基因组的提取 | 第38-39页 |
·PCR扩增 | 第39页 |
·串联表达载体pET32a-szp-fnz-zag的构建及鉴定 | 第39-40页 |
·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第40页 |
·目的蛋白的纯化 | 第40-41页 |
·重组蛋白的Western blot分析 | 第41-42页 |
2 结果 | 第42页 |
·PCR | 第42页 |
·重组质粒的双酶切鉴定 | 第42页 |
·重组质粒的表达 | 第42页 |
·Western blot分析 | 第42页 |
3 讨论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第四章 动物保护试验 | 第47-54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7-50页 |
·菌种 | 第47页 |
·引物的设计 | 第47-48页 |
·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的表达 | 第48页 |
·目的蛋白的纯化 | 第48页 |
·重组蛋白免疫原性分析 | 第48-50页 |
2 结果 | 第50-51页 |
·重组蛋白的免疫效力 | 第50页 |
·重组蛋白引起的细胞免疫应答 | 第50-51页 |
3 讨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附录 常用试剂的配制 | 第54-56页 |
全文总结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