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前言 | 第10-15页 |
一、研究动机和目的 | 第10-13页 |
二、研究方法和基本内容 | 第13-15页 |
第一章 无船承运人的产生 | 第15-39页 |
第一节 现代运输条件下诞生的无船承运人 | 第15-23页 |
一、现代运输方式的变革 | 第15-16页 |
二、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催生了无船承运人 | 第16-22页 |
三、从国际货运代理人到无船承运人 | 第22-23页 |
第二节 无船承运人性质和概念之辨析 | 第23-28页 |
一、无船承运人的性质 | 第23-26页 |
二、无船承运人的概念 | 第26-28页 |
第三节 无船承运人的立法和价值分析 | 第28-39页 |
一、美国有关无船承运人的立法与司法实践 | 第28-32页 |
二、中国有关无船承运人的立法 | 第32-36页 |
三、无船承运人法律制度的价值分析 | 第36-39页 |
第二章 无船承运人的法律地位 | 第39-65页 |
第一节 无船承运人的双重法律地位 | 第39-44页 |
一、"白马也是马"——无船承运人是承运人 | 第39-43页 |
二、无船承运人是托运人 | 第43-44页 |
第二节 无船承运人与国际货运代理人 | 第44-56页 |
一、从一则案例说起 | 第44-47页 |
二、国际货运代理人在现代社会中的多重身份 | 第47-49页 |
三、不同法系国家对国际货运代理人多种法律地位的规制 | 第49-56页 |
第三节 我国的司法实践 | 第56-65页 |
一、区分国际货运代理人与无船承运人的法律意义 | 第56-57页 |
二、我国司法实践中确认国际货运代理人身份的困境 | 第57-59页 |
三、我国司法实践中主要考虑的因素 | 第59-65页 |
第三章 无船承运人的权利、义务与责任 | 第65-93页 |
第一节 无船承运人作为承运人的权利、义务与责任 | 第65-78页 |
一、无船承运人的责任基础和责任期间 | 第65-67页 |
二、特殊类型承运人的权利 | 第67-72页 |
三、特殊类型承运人的义务 | 第72-78页 |
第二节 无船承运人签发的提单 | 第78-88页 |
一、无船承运人签发提单的流程、主要内容、种类和性质 | 第78-84页 |
二、未经登记的无船承运人提单的法律效力 | 第84-85页 |
三、无船承运人与无单放货 | 第85-88页 |
第三节 无船承运人作为托运人的权利、义务与责任 | 第88-93页 |
一、无船承运人作为托运人的权利 | 第88-90页 |
二、无船承运人作为托运人的义务 | 第90-91页 |
三、无船承运人作为托运人在海上货物运输中的责任 | 第91-93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无船承运人法律制度的设想 | 第93-118页 |
第一节 从无船承运人到第三方物流经营人 | 第93-98页 |
一、第三方物流经营人与无船承运人的关系 | 第93-95页 |
二、无船承运人转变为第三方物流经营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95-97页 |
三、建立和完善我国物流法律体系 | 第97-98页 |
第二节 建立我国无船承运人的责任保险制度 | 第98-109页 |
一、无船承运人与责任保险 | 第98-101页 |
二、构建中国无船承运人的责任保险的困境与出路 | 第101-109页 |
第三节 我国无船承运业务的现状与建议 | 第109-118页 |
一、中国无船承运人法律制度的实施情况 | 第109-111页 |
二、菲亚塔模式与中美模式的利弊 | 第111-113页 |
三、对我国无船承运业务的建议 | 第113-118页 |
结论 | 第118-120页 |
参考书目 | 第120-125页 |
后记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