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原子能技术论文--受控热核反应(聚变反应理论及实验装置)论文--理论论文

用大阵列诊断燃料面密度的方法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8页
第一章 引言第8-15页
   ·惯性约束聚变的发展概况第8-10页
   ·燃料面密度诊断的意义第10-13页
   ·大面积中子探测器阵列诊断燃料面密度的意义第13-14页
   ·论文的研究内容第14-15页
第二章 ICF中子诊断第15-25页
   ·中子产额诊断第15-17页
     ·塑料闪烁体探测器测量法第15-16页
     ·核活化法第16-17页
   ·离子温度诊断第17-18页
   ·面密度诊断第18-25页
     ·产额比方法(yield-ratio method)第19-20页
     ·击出粒子法(Knock-on法)第20-21页
     ·散射中子法第21-22页
     ·中子活化法第22页
     ·次级中子能谱方法第22-25页
第三章 次级中子能谱诊断面密度原理第25-38页
   ·次级中子能谱与燃料面密度的关系第25-32页
     ·单能氚产生的次级中子能谱第25-28页
     ·次级中子能谱与氚谱的关系第28-30页
     ·燃料面密度的计算方法第30-32页
   ·DT反应截面第32-33页
   ·燃料的阻止本领第33-38页
第四章 大阵列诊断燃料面密度实验第38-47页
   ·神光Ⅲ原型上的大面积中子闪烁体探测器阵列第38-42页
     ·大阵列探测器系统的设计目标第38-40页
     ·大阵列的结构和布局第40-42页
     ·大阵列系统的测试第42页
   ·次级中子测量原理第42-44页
   ·次级中子能谱测量方案第44-45页
     ·次级中子能谱测量第44-45页
     ·离子温度监测第45页
   ·大阵列探测器系统时间分辨的影响因素第45-47页
第五章 实验结果分析及计算模拟第47-62页
   ·低密度条件下的<ρR>诊断结果第47-50页
     ·次级中子与初级中子信号第47-48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8-50页
   ·高密度条件下的面密度诊断第50-57页
     ·概率模型第50-52页
     ·次级中子飞行时间谱转化为中子能谱第52-54页
     ·中子能谱转化为氚谱第54-56页
     ·氚谱与燃料面密度的关系第56-57页
   ·计算模拟燃料面密度第57-62页
     ·两种模型下氚的能谱第57-58页
     ·次级中子能谱第58页
     ·燃料面密度第58-61页
     ·小结第61-62页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第62-64页
   ·总结第62页
   ·展望第62-64页
致谢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附录第68-77页
 附录一: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活动第68-69页
 附录二:离子温度公式的推导第69-71页
 附录三:燃料面密度的推导第71-73页
 附录四:概率论的知识第73-74页
 附录五:燃料的阻止本领公式推导第74-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Fe、C掺杂对铝中氦行为的影响
下一篇:神龙一号装置光激中子源用于中子共振测温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