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凤尾草化学成分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Pteris multiifda poir第6-13页
第一章 凤尾草化学成分研究第13-42页
   ·引言第13-15页
   ·结果与讨论第15-28页
     ·部分化合物的结构解析第15-22页
       ·倍半萜类化合物的结构解析,第15-18页
       ·二萜类化合物的结构解析第18-19页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解析第19-22页
     ·凤尾草中分离鉴定的化合物第22-27页
       ·倍半萜类化合物第22-23页
       ·二萜类化合物第23-24页
       ·黄酮类化合物第24-25页
       ·甾醇类化合物第25-26页
       ·芳族类化合物第26页
       ·脂肪族化合物第26-27页
     ·小结第27-28页
   ·实验部分第28-31页
     ·仪器与材料第28页
       ·仪器第28页
       ·分离材料与仪器第28页
     ·样品来源及鉴定第28-29页
     ·提取分离第29-30页
     ·化合物5对不同肿瘤细胞株的半数生长抑制浓度实验第30-31页
       ·实验方法第30页
       ·结论第30-31页
   ·各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第31-39页
 参考文献第39-42页
第二章 凤尾草化学成分及其生理活性研究进展第42-68页
   ·凤尾草概述第42页
   ·凤尾草化学成分第42-62页
     ·萜类化合物第42-50页
       ·倍半萜类化合物概述及其结构第42-43页
       ·凤尾草中分离得到的倍半萜类化合物第43-45页
       ·二萜类化合物概述及其结构第45-47页
       ·贝壳杉烷二萜第47-48页
       ·凤尾草中的二萜类化合物第48-50页
     ·黄酮类化合物第50-53页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第50页
       ·凤尾草中分离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第50-53页
     ·植物甾醇类第53-54页
     ·苯丙素类概述第54-58页
       ·苯丙酸类第54-55页
       ·香豆素类第55-56页
       ·木脂素类第56-57页
       ·凤尾草中分离得到的苯丙素类化合物第57-58页
     ·挥发油类概述第58-60页
       ·挥发油的化学组成第59-60页
       ·凤尾草中的挥发油的成分第60页
     ·其他成分第60-62页
   ·凤尾草在民间及其临床使用情况第62-65页
   ·凤尾草药理学研究第65-67页
     ·抗菌作用第65页
     ·抗肿瘤,抗病毒作用第65-66页
     ·利肝保胆作用第66页
     ·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第66页
     ·抗炎作用第66-67页
     ·其他第67页
   ·结语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附录第72-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aniculatine类型石松生物碱的合成研究
下一篇:便携式超声多普勒血流频谱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