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式计算机水冷散热系统优化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2页 |
·研究意义及背景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第二章 计算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与数值模拟方法 | 第12-24页 |
·计算流体力学概述 | 第12页 |
·数值模拟控制微分方程组 | 第12-15页 |
·连续性方程 | 第13页 |
·动量方程 | 第13-14页 |
·输运方程 | 第14页 |
·能量方程 | 第14-15页 |
·湍流流动模型 | 第15-19页 |
·湍流模型 | 第15-19页 |
·标准k -ε模型 | 第15-17页 |
·RNG k -ε模型 | 第17页 |
·Realizable k -ε模型 | 第17-18页 |
·雷诺剪应力模型 | 第18页 |
·代数应力模型 | 第18页 |
·双流体模型 | 第18-19页 |
·湍流模型的选择 | 第19页 |
·模型的求解及数值算法 | 第19-21页 |
·控制方程的离散方法 | 第19-20页 |
·离散格式的选择 | 第20-21页 |
·离散方程的求解 | 第21页 |
·网格生成技术 | 第21-24页 |
·网格类型 | 第21-22页 |
·网格特性 | 第22-24页 |
第三章 CPU 水冷散热系统实验研究 | 第24-36页 |
·实验台的布置 | 第24-25页 |
·水冷散热系统的测量及计算方法 | 第25-30页 |
·流量测量 | 第25-28页 |
·测量工具 | 第25-26页 |
·孔板流量计性能实验 | 第26-27页 |
·孔板流量计性能曲线 | 第27页 |
·误差分析 | 第27-28页 |
·吸热盒进出口压差测量 | 第28-29页 |
·测量工具及原理 | 第28-29页 |
·误差分析 | 第29页 |
·吸热盒进出口温度测量 | 第29-30页 |
·测量工具 | 第29-30页 |
·误差分析 | 第30页 |
·CPU 吸热盒换热和阻力特性实验 | 第30-33页 |
·实验数据 | 第30-32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2-33页 |
·增加北桥、显卡吸热盒后的换热和阻力特性实验 | 第33-36页 |
·管路布置 | 第33-34页 |
·实验数据 | 第34-36页 |
第四章 CPU 吸热盒优化设计及数值模拟 | 第36-48页 |
·FLUENT 和 GAMBIT 软件简介 | 第36-38页 |
·GAMBIT 简介 | 第36页 |
·FLUENT 结构 | 第36-37页 |
·用 FLUENT 程序求解问题的步骤 | 第37-38页 |
·边界条件 | 第38页 |
·实验 CPU 吸热盒模型数值计算及计算方法 | 第38-42页 |
·物理模型 | 第38-39页 |
·网格化分 | 第39页 |
·边界条件、计算方法和参数定义 | 第39页 |
·边界条件 | 第39页 |
·计算方法 | 第39页 |
·参数定义 | 第39页 |
·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39-42页 |
·CPU 吸热盒模型的优化设计 | 第42-48页 |
·物理模型 | 第42页 |
·优化模型边界条件 | 第42页 |
·优化模型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42-44页 |
·优化模型最佳工况点的选择 | 第44-48页 |
第五章 CPU 水冷散热系统循环泵设计 | 第48-57页 |
·基本设计参数 | 第48页 |
·循环泵设计理论 | 第48-51页 |
·泵类型分类 | 第48-49页 |
·泵型式选择 | 第49页 |
·泵设计方法 | 第49-50页 |
·相似换算法 | 第49-50页 |
·速度系数法 | 第50页 |
·自由涡旋法 | 第50页 |
·面积比法 | 第50页 |
·本文所用的设计方法 | 第50-51页 |
·循环泵设计 | 第51-56页 |
·经验参数的选取 | 第51-52页 |
·循环泵扬程的实算过程及计算结果 | 第52-54页 |
·叶片型线设计 | 第54-55页 |
·蜗壳型线设计 | 第55-56页 |
·循环泵结构图 | 第56-5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本文主要成果 | 第57-58页 |
·后续工作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附录 | 第63-64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