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藻诗文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汪藻别集版本源流考 | 第10-23页 |
一、宋代版本及流传 | 第10-11页 |
二、元代版本及流传 | 第11页 |
三、明代版本及流传 | 第11-17页 |
四、清代版本及流传 | 第17-22页 |
五、现存版本及流传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汪藻四六研究 | 第23-52页 |
第一节 绍圣置词科——南宋四六繁荣的制度背景 | 第24-27页 |
第二节 馆职·词臣·文章 | 第27-39页 |
一 任职秘书省的重要机遇 | 第27-30页 |
二 中书舍人、翰林学上之职与汪藻的制诏名篇 | 第30-39页 |
第三节 汪藻四六文的艺术价值 | 第39-52页 |
一 骈俪与典重:汪藻四六文骈句的艺术解析 | 第39-46页 |
二 铺排与渲染:汪藻四六文的史传笔法解析 | 第46-52页 |
第三章 贬谪与汪藻的诗歌 | 第52-90页 |
第一节 汪藻的贬谪心态探悉 | 第53-62页 |
第二节 惆怅与迷惘:漂泊意识与思乡情绪 | 第62-68页 |
一 弱质性情与感伤风格 | 第62-64页 |
二 春归模式与思乡情结 | 第64-66页 |
三 "归"字与漂泊意识 | 第66-67页 |
四 漂泊无依与思乡情绪的融合 | 第67-68页 |
第三节 徘徊与拯救:什宦无常与归隐意识 | 第68-77页 |
一 "归"字与退隐意识 | 第69-73页 |
二 "归"字里的悔悟和向往 | 第73-75页 |
三 归隐不得与心灵超脱 | 第75-77页 |
第四节 想象·回忆·遣兴 | 第77-90页 |
一 想象与隐逸之旨 | 第77-81页 |
二 回忆与孤独 | 第81-85页 |
三 遣兴与自适 | 第85-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1页 |
主要参考书目 | 第91-95页 |
主要参考论文 | 第95-96页 |
后记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