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刑事政策--结合经济学思想对腐败原因及其对策的分析

内容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引言第12-15页
一、 中国封建史上腐败泛滥的主因——封建帝制的制度性缺陷第15-21页
 (一) 公共产品市场的垄断对腐败的制度性诱致第15-17页
 (二) 权力的异化——剥削和腐败工具第17-18页
  1.帝制下权力的固有属性——剥削的工具第17页
  2.帝制下权力的衍生属性——腐败的工具第17-18页
 (三) 信息不对称的腐败约束环境第18-20页
  1.信息不对称第18-19页
  2."设官而治"的治理模式对腐败的制度性诱致第19-20页
 (四) 封建帝制的制度性缺陷的总结第20页
 (五) 路径依赖——腐败为何难以逆转第20-21页
二、 中国腐败的现状、特征及原因的实证分析第21-44页
 (一) 中国腐败的现状第21-29页
  1.中国腐败的历年发案趋势第21-26页
  2.中国廉洁指数的历年变化趋势(1995—2007)第26-28页
  3.中国的腐败黑数第28-29页
 (二) 中国腐败的特征第29-37页
  1.腐败领域的移转特征(1978年后)第29-30页
  2.腐败与精英的逆向淘汰第30-31页
  3.腐败者的风险偏好——"非理性"的腐败者第31-33页
  4.腐败的高层化第33-35页
  5.腐败行政、司法化与腐败立法化第35-36页
  6.腐败集团化——窝案频出意味着什么第36-37页
 (三) 影响中国腐败的诸因素的计量分析第37-42页
  1.高薪可否养廉第37-39页
  2.政府的财政规模与腐败第39-41页
  3.司法资源与腐败第41页
  4.消费水平与腐败第41-42页
 (四) 中国制度漏洞型腐败的结论第42-44页
三、 预防腐败应有的刑事对策第44-63页
 (一) 预防腐败的宏观政策——以弥补制度的机构性缺陷为目的第45-54页
  1.藏富于民的财政国策第45-49页
  2.政府的职能、权力运行结构和方式的变革第49-54页
 (二) 预防腐败的微观政策第54-63页
  1.倾斜性的刑事立法取向及其意义第54-57页
  2.财产申报制度第57-58页
  3.政府预决算制度的改革与监督的可操作化第58-59页
  4.网络化的经济监控模式第59-60页
  5.政治伦理价值的回归与反腐败第60-62页
  6.媒体与新闻自由——新闻监督与反腐败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敲诈勒索罪定罪问题研究--对吕某、车某、刘某案的分析
下一篇:论资格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