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卫星遥感监测江苏省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初步探索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1 前言第11-24页
   ·作物遥感监测的发展历程第11-12页
   ·作物遥感监测的基本原理第12-13页
   ·作物遥感监测光谱段的确定第13-15页
   ·作物遥感监测的主要研究进展第15-22页
     ·作物叶绿素含量的监测第15-17页
     ·叶片含氮量的监测第17-19页
     ·叶面积指数的监测第19页
     ·作物产量遥感预测第19-21页
     ·作物品质遥感预测第21-22页
   ·当前农业遥感监测存在的一些问题第22-23页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3-24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4-28页
   ·监测样点选择与取样第24页
   ·卫星遥感影像获取第24-25页
   ·基础数据的调查与收集第25页
   ·测定内容与方法第25-26页
     ·小麦地上部分生物量第25页
     ·叶绿素含量第25页
     ·植株氮素含量第25-26页
     ·籽粒产量与产量结构第26页
     ·籽粒品质测定第26页
   ·数据分析方法第26-28页
     ·遥感参数的计算第26-27页
     ·数据分析第27-2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8-58页
   ·小麦籽粒产量、品质性状与形态生理参数分布特征第28-35页
     ·籽粒产量第28-30页
     ·籽粒品质第30-33页
     ·不同生育期小麦叶片SPAD 值、绿叶含氮率第33-35页
     ·不同生育期叶面积指数、绿叶氮素积累量第35页
   ·小麦植株性状各参数的相关性分析第35-38页
     ·孕穗期与开花期各性状参数间相关性简单分析第35-37页
     ·叶片SPAD 值与叶片含氮率、植株含氮率、叶片氮素积累量、植株氮素积累量的关系第37-38页
   ·植株性状参数与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关系第38-51页
     ·孕穗期和开花期各植株性状参数与籽粒产量、粗蛋白含量及产量、淀粉含量及产量的关系第38-40页
     ·孕穗期、开花期叶片SPAD 值与籽粒产量、粗蛋白含量的相关性第40-42页
     ·LAI 与产量、干物质积累量的关系第42-43页
     ·小麦植株氮素积累量与籽粒产量、粗蛋白含量及淀粉含量之间的关系第43-45页
     ·花后氮素积累量与子粒产量、粗蛋白含量、粗蛋白产量、花后干物质积累量的关系第45-47页
     ·籽粒产量、粗蛋白产量、粗蛋白含量开花期农学参数预测模型的建立第47-51页
   ·卫星遥感参数变化特征及其与小麦生理性状、籽粒产量、籽粒品质的关系第51-53页
     ·卫星遥感参数与小麦生理性状的关系第51-52页
     ·遥感参数与籽粒产量和品质之间的关系第52-53页
   ·籽粒粗蛋白含量、籽粒产量卫星遥感监测模型的建立第53-58页
     ·籽粒粗蛋白含量监测模型第55-57页
     ·籽粒产量监测模型第57-58页
4 讨论与结论第58-63页
   ·南方麦区小麦产量与品质卫星遥感监测的参数选择第58-60页
   ·南方麦区小麦产量与品质遥感监测的形态与营养机制第60-61页
   ·提高江苏小麦卫星遥感监测籽粒产量和品质精度的影响因子探讨第61-63页
     ·经纬度第61页
     ·气象因子第61-62页
     ·栽培因子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稻作方式的高产栽培比较研究
下一篇:小麦对氮肥响应的基因型差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