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法律视野下的男风现象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9页 |
·本文的基本思路 | 第9-10页 |
·男风案与男风现象及律例的不可分性 | 第9-10页 |
·男风案中的儒家伦理法思想 | 第10页 |
·几个主要概念的简析 | 第10-13页 |
·男风 | 第10-11页 |
·儒家伦理法 | 第11-12页 |
·清律与比附和成案 | 第12-13页 |
2 清代男风现象及其成因 | 第13-22页 |
·清以前的男风现象概况 | 第13-16页 |
·先秦及汉:传世典故 | 第13-14页 |
·魏晋南北朝:魏晋风流 | 第14页 |
·盛唐两宋:风月男色 | 第14-15页 |
·自明以降:男风大炽 | 第15-16页 |
·清代的男风现象 | 第16-19页 |
·皇室贵族阶层的男风 | 第16-17页 |
·官员士人阶层的男风 | 第17-18页 |
·坊间庶民阶层的男风 | 第18-19页 |
·清代男色之为性爱风气的成因 | 第19-22页 |
·文化因素:糜烂的社会性爱观 | 第19-20页 |
·经济因素:饱暖思淫欲的自然走向 | 第20页 |
·政治因素:清政府的禁妓令 | 第20-21页 |
·特殊情境因素:单一的性别环境 | 第21-22页 |
3 清代男风法律之规定及其解读 | 第22-34页 |
·清以前男风法律之规定及其解读 | 第22-24页 |
·宋:禁男娼条例 | 第22页 |
·明:比附律条 | 第22-24页 |
·清律的相关规定及其解读 | 第24-34页 |
·保护幼童免遭性侵犯与性迫害之规定 | 第25-27页 |
·维系良贱之间的鸿沟不得逾越之规定 | 第27-29页 |
·严惩极具恶性的鸡奸类犯罪行为之规定 | 第29-30页 |
·限制男子拒奸杀人拟杖流的适用条件之规定 | 第30-32页 |
·严本宽济地处理洋盗案内被胁鸡奸者之规定 | 第32-34页 |
4 清代男风案之法律分析(上) | 第34-47页 |
·强奸图奸案 | 第34-37页 |
·王铁蛋强奸未成非金刃殴伤石牛案 | 第34-35页 |
·胡二图奸铺伙范洪云未成案 | 第35-36页 |
·段二与王玉儿轮奸陈套儿案 | 第36页 |
·小结:比附类推与中庸之道 | 第36-37页 |
·拒奸杀人案 | 第37-41页 |
·孙双□拒奸杀李亭锡案 | 第37-38页 |
·赵雄儿拒奸杀王惟新案 | 第38-39页 |
·李泳康杀刘得腊案 | 第39-40页 |
·小结:贞节入律与情无可宥 | 第40-41页 |
·职官有犯案 | 第41-47页 |
·候选卫千总莫奇荣强奸不遂杀莫刘当案 | 第41-42页 |
·世袭骑都尉松山奸宿孟三儿案 | 第42-44页 |
·书吏陆昉等聚集陈小云家饮酒吸食鸦片烟案 | 第44-45页 |
·小结:贵族特权与官僚特权 | 第45-47页 |
5 清代男风案之法律分析(下) | 第47-59页 |
·师徒血亲案 | 第47-52页 |
·僧人幅山诱奸犯奸幼徒何招儿案 | 第47-48页 |
·儒师卢嘉曾鸡奸弟子卢莲舫案 | 第48-50页 |
·杜住儿鸡奸同母异父之弟范二格案 | 第50-51页 |
·小结:出礼入刑与原情定罪 | 第51-52页 |
·暗娼优伶案 | 第52-55页 |
·张来娃与王得玉强抢鸡奸优人王科儿等案 | 第52-53页 |
·郑善美买何三戴为优案 | 第53页 |
·苏桃窝娼案 | 第53-54页 |
·小结:良贱有别与罪有等差 | 第54-55页 |
·洋盗案 | 第55-59页 |
·嘉庆十八年洋盗案 | 第55-58页 |
·小结:宽济免论与严本论罪 | 第58-59页 |
6 结语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3页 |
附录 | 第73页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