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冗余阵波束合成技术及其应用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发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12-14页 |
第2章 最小冗余阵波束合成 | 第14-26页 |
·最小冗余阵的概念 | 第14-19页 |
·阵列冗余度的定义 | 第15-18页 |
·最小冗余阵的获得 | 第18-19页 |
·阵列信号数据模型建立及基本假设 | 第19-22页 |
·最小冗余阵模型 | 第20页 |
·一些基本假设 | 第20-21页 |
·最小冗余阵波束合成仿真 | 第21-22页 |
·最小冗余阵和均匀阵性能比较 | 第22-25页 |
·方向图的比较 | 第22页 |
·角度分辨率的比较 | 第22-23页 |
·最小冗余阵和均匀阵对抗噪声能力的比较 | 第23-24页 |
·最小冗余阵的宽频特性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旁瓣峰值控制算法研究 | 第26-36页 |
·一种基于子区间的波束合成控制算法 | 第26-31页 |
·算法基本原理 | 第26-29页 |
·算法仿真步骤 | 第29页 |
·算法仿真结果及性能分析 | 第29-31页 |
·约束最小二乘旁瓣控制算法 | 第31-34页 |
·算法基本原理 | 第31-33页 |
·算法仿真步骤 | 第33页 |
·算法仿真结果及性能分析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4章 自适应数字波束合成技术 | 第36-53页 |
·自适应天线组成 | 第36-37页 |
·MVDR波束合成算法 | 第37-42页 |
·MVDR算法原理 | 第37页 |
·对角加载 | 第37-38页 |
·对角加载值的确定 | 第38-39页 |
·实验仿真结果 | 第39-42页 |
·径向基神经网络的波束合成 | 第42-46页 |
·RBF神经网络的结构 | 第42-43页 |
·RBF网络对最小冗余阵的波束合成 | 第43-44页 |
·实验仿真结果 | 第44-46页 |
·基于最小冗余阵的自适应波束合成应用 | 第46-52页 |
·最小冗余阵在自适应波束合成中的应用 | 第46-49页 |
·最小冗余空间原理在TAA中的应用 | 第49-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最小冗余阵在DOA估计中的应用 | 第53-64页 |
·基于MUSIC算法的DOA估计 | 第53-56页 |
·MUSIC 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53-54页 |
·仿真实验及分析 | 第54-56页 |
·相干信号源模型及去相关方法 | 第56-60页 |
·相干信号源数学模型 | 第56-57页 |
·空间平滑技术 | 第57-60页 |
·共轭最小冗余阵对相干信源的DOA估计 | 第60-63页 |
·共轭最小冗余阵的提出 | 第60-62页 |
·实验仿真及分析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