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动画电影艺术风格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1章 动画电影所指及美国动画电影发展概况 | 第9-17页 |
·动画电影所指及其意义 | 第9-11页 |
·动画 | 第9-10页 |
·动画电影 | 第10-11页 |
·动画电影的特征 | 第11-14页 |
·商业大众化取向 | 第11-12页 |
·充分假定的艺术 | 第12-13页 |
·技术的恒久魅力 | 第13-14页 |
·美国动画电影发展概况 | 第14-17页 |
第2章 美国早期动画电影风格特征的具体表现 | 第17-24页 |
·1907年-1937年以前的美国动画 | 第17-20页 |
·搞笑嘘头与杂耍式动画短片 | 第17-18页 |
·夸张变形与无伤害处理—着意刻画的表现形式 | 第18-20页 |
·1937年-1989年间的美国动画电影 | 第20-24页 |
·娱乐狂欢的歌舞长片 | 第20-21页 |
·甜美的童话世界 | 第21-24页 |
第3章 90年代以来美国动画电影风格的蜕变 | 第24-42页 |
·单一主题的消解与多元化主题魅力 | 第24-27页 |
·三维技术引领下形式与内容的缝合 | 第27-30页 |
·三维动画的潮流 | 第27-28页 |
·三维动画的形式美 | 第28-29页 |
·三维情境与现实生活的缝合 | 第29-30页 |
·经典好莱坞式的叙事结构 | 第30-33页 |
·以人物为主,连续性情节的开端 | 第30-31页 |
·发展过程中的认知与欲望 | 第31-32页 |
·紧张而充满悬念的高潮 | 第32-33页 |
·封闭式的结局 | 第33页 |
·幽默诙谐的穿针引线 | 第33-36页 |
·生动幽默的动画主角 | 第34页 |
·插科打诨的喜剧配角 | 第34-35页 |
·后现代的恶搞与闹剧 | 第35-36页 |
·多种幽默形式的采用 | 第36页 |
·异彩纷呈的美国动画形象 | 第36-42页 |
·动画形象的变迁 | 第37-38页 |
·特殊的动画形象 | 第38-42页 |
第4章 美国动画电影风格之社会心理探源 | 第42-49页 |
·多元文化认同下的美国精神 | 第42-45页 |
·时代潮流下大众审美意识的迎合 | 第45-49页 |
第5章 美国动画电影带给国产动画的启示 | 第49-59页 |
·国产动画电影落后之原因分析 | 第49-54页 |
·国产动画所处阶段分析 | 第49-51页 |
·创意与进取意识的缺失 | 第51-52页 |
·国内市场的盗版滥觞 | 第52-53页 |
·"文以载道"还是"娱乐趣味" | 第53-54页 |
·打破围城——寻找自己的故事 | 第54-59页 |
·重塑动画经典形象 | 第54-55页 |
·重视创意和故事 | 第55-57页 |
·寻找有效的商业模式 | 第57-58页 |
·产业化运作与打造动画品牌 | 第58-59页 |
结语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附录:动画电影影像资料 | 第65-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