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解毒通络生津方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缩略词表第13-14页
引言第14-15页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第15-20页
    1、研究对象第15-16页
        1.1 纳入标准:第15页
        1.2 排除标准第15页
        1.3 退出标准第15-16页
        1.4 剔除标准第16页
    2、研究方法第16-17页
        2.1 样本量估计第16页
        2.2 病例分组第16页
        2.3 干预措施第16-17页
    3、研究指标第17-18页
        3.1 试验前观察指标第17页
        3.2 主要观察指标第17页
        3.3 次要观察指标第17-18页
    4、疗效评价第18页
    5、实验室指标检测方法第18-19页
        5.1 主要仪器第18页
        5.2 主要检测方法第18-19页
    6、统计学方法第19页
    7、技术路线图第19-20页
第二章 结果第20-29页
    1、一般基本资料比较第20页
    2、治疗前临床资料比较第20-22页
        2.1 治疗前实验室指标比较第20-22页
        2.2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积分比较第22页
    3、治疗后临床资料比较第22-28页
        3.1 治疗前后疾病活动指数、中医证候积分比较第22-23页
        3.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pSS自我报告指数比较第23-24页
        3.3 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第24-28页
            3.3.1 治疗前后ESR、CRP比较第24页
            3.3.2 治疗前后血常规比较第24-26页
            3.3.3 治疗前后免疫学指标比较第26-27页
            3.3.4 治疗前后口干眼干客观指标比较第27-28页
    4、疗效评价第28页
    5、安全性分析第28-29页
第三章 讨论第29-45页
    1、现代医学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认识第29-35页
        1.1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概论第29页
        1.2 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发病机理的认识第29-33页
            1.2.1 内在因素-易感基因第29-30页
            1.2.2 外在因素-环境因素第30-31页
            1.2.3 免疫因素第31-33页
        1.3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治疗第33-35页
    2、中医学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认识第35-38页
        2.1 中医对干燥综合征病名认识第35页
        2.2 中医对干燥综合征成因的认识第35-37页
            2.2.1 六淫致燥第36页
            2.2.2 内伤致燥第36-37页
        2.3 中医对干燥综合征病因病机认识第37-38页
    3、解毒通络生津法论治燥痹的理论及实践经验第38-40页
        3.1 解毒以祛其标第38-39页
        3.2 通络以使邪无所附第39页
        3.3 生津以固其本第39-40页
    4、解毒通络生津方的方药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第40-42页
    5、研究结果分析第42-44页
        5.1 治疗前基线资料比较分析第42页
        5.2 临床疗效分析第42-44页
            5.2.1 解毒通络生津方对临床症状的影响第42-43页
            5.2.2 解毒通络生津方对炎症的影响第43页
            5.2.3 解毒通络生津方对免疫学指标的影响第43-44页
            5.2.4 解毒通络生津方对血常规指标的影响第44页
            5.2.5 解毒通络生津方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第44页
    6、安全性分析第44页
    7、临床疗效总结第44-45页
第四章 结论第45-46页
第五章 存在不足与展望第46-47页
致谢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4页
附录1第54-55页
附录2第55-60页
附录3 干燥综合征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第60-62页
附录4 文献综述 薛鸾运用解毒通络生津法治疗干燥综合征经验第62-67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附录5 伦理批件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层中医药健康服务内容清单和评价指标研究
下一篇:基于PushMail的企业移动办公平台的设计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