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私募股权基金监管的一般理论 | 第10-17页 |
(一) 监管的基本理论 | 第10-12页 |
(二) 私募股权基金的涵义 | 第12-14页 |
1、私募股权基金的概念 | 第12-14页 |
2、私募股权基金的运作流程 | 第14页 |
(三) 私募股权基金监管的法律价值 | 第14-16页 |
1、秩序价值 | 第15页 |
2、效率价值 | 第15-16页 |
(四) 私募股权基金的监管原则 | 第16-17页 |
1、依法监管原则 | 第16页 |
2、适度监管原则 | 第16-17页 |
二、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监管现状分析 | 第17-32页 |
(一)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监管现状 | 第17-30页 |
1、募集阶段 | 第17-26页 |
2、投资阶段 | 第26-27页 |
3、退出阶段 | 第27-30页 |
(二)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监管现状的主要问题 | 第30-32页 |
1、缺乏适度监管的监管理念 | 第30页 |
2、缺乏职能明确的监管主体 | 第30-31页 |
3、缺乏统一系统的监管法规 | 第31-32页 |
三、国外私募股权基金监管制度及借鉴 | 第32-39页 |
(一) 国外私募股权基金监管现状 | 第32-37页 |
1、募集阶段 | 第32-34页 |
2、投资阶段 | 第34-35页 |
3、退出阶段 | 第35-37页 |
(二) 对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的启示 | 第37-39页 |
1、充分利用民间富余资本 | 第37页 |
2、坚持市场化方向适度监管 | 第37-38页 |
3、建立和完善多层次金融体系 | 第38-39页 |
四、构建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监管体系的构想 | 第39-47页 |
(一) 明确监管主体 | 第39-40页 |
1、协调好法律监管主体 | 第39-40页 |
2、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 第40页 |
(二) 募集阶段的监管 | 第40-43页 |
1、审批制、核准制和备案制 | 第40-41页 |
2、明确投资者资格 | 第41页 |
3、明确管理人资格 | 第41-42页 |
4、明确组织形式 | 第42-43页 |
(三) 投资阶段的监管 | 第43-44页 |
1、投资比例 | 第43页 |
2、投资方向 | 第43-44页 |
(四) 退出阶段的监管 | 第44-47页 |
1、IPO | 第44页 |
2、并购 | 第44-45页 |
3、回购 | 第45页 |
4、解散或破产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