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金属有机配合物发光材料的分子设计与理论研究

内容提要第1-9页
第1章 前言第9-16页
   ·研究背景第9-13页
   ·研究意义第13-16页
第2章 理论基础与计算方法第16-45页
   ·量子化学理论与计算的发展第16页
   ·分子轨道理论第16-23页
     ·Hatree-Fock 方程第17-19页
     ·Hartree-Fock-Roothann 方程第19-22页
     ·分子轨道理论的两个定理第22-23页
   ·电子相关问题第23-29页
   ·电子光谱理论第29-31页
     ·光谱学简介第29-30页
     ·分子光谱理论第30-31页
   ·密度泛函理论第31-34页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第34-37页
   ·布居数分析第37-40页
   ·电子激发态理论第40-42页
     ·基态和激发态第40页
     ·单重态和三重态第40页
     ·辐射跃迁与无辐射跃迁第40-42页
   ·相对论效应与基组的选择第42-45页
     ·相对论效应第42-43页
     ·基组的选择第43-45页
第3章 金属铱配合物蓝光材料的电子结构和光谱性质的研究第45-69页
   ·引言第45-47页
   ·计算方法第47-48页
   ·结果和讨论第48-67页
     ·基态几何结构性质第48-53页
     ·前线轨道分析第53-60页
     ·吸收光谱分析第60-62页
     ·激发态结构和发射光谱第62-66页
     ·电离能和电子亲合势性质第66-67页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4章 配合物Ir(ppy)_2pic 系列发光机制的理论研究第69-87页
   ·研究意义第69-70页
   ·结果和讨论第70-86页
     ·基态电子结构和前线轨道性质第70-79页
     ·吸收光谱第79-82页
     ·最低激发态性质和发射光谱第82-85页
     ·电子能量性质和电荷传输性质第85-86页
   ·本章小结第86-87页
第5章 辅助配体LX 对Ir(ppy)_2(LX)型配合物的光电性质的影响(LX=pic, mpic, pra,ptza)第87-105页
   ·引言第87页
   ·结果和讨论第87-103页
     ·基态结构第87-91页
     ·前线轨道性质分析第91-98页
     ·吸收光谱性质第98-100页
     ·激发态性质和发射光谱分析第100-102页
     ·电荷传输性质第102-103页
   ·结论第103-105页
第6章 取代基及辅助配体对Pt(ppy)(LX)型配合物的的光电性质的影响第105-120页
   ·引言第105-106页
   ·结果和讨论第106-119页
     ·基态几何结构和前线轨道性质第106-113页
     ·吸收光谱性质第113-116页
     ·激发态结构及发射光谱第116-118页
     ·电荷传输性能第118-119页
   ·本章小结第119-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53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和完成的论文第153-155页
致谢第155-156页
摘要第156-159页
Abstract第159-163页

论文共1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两类材料分子性质及设计的理论研究
下一篇:几种人参皂甙分子和氯代苯酚衍生物振动光谱的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