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2页 |
| ·拟除虫菊酯农药概述 | 第8页 |
| ·拟除虫菊酯农药发展历程 | 第8-12页 |
| ·天然除虫菊的历史回顾 | 第8-9页 |
| ·天然除虫菊酯的化学组成、活性和立体结构研究 | 第9-10页 |
| ·仿天然除虫菊素活性衍生物的合成和拟除虫菊酯农药的研发 | 第10-12页 |
| ·菊酯类杀虫剂在中国的发展简介 | 第12页 |
| ·拟除虫菊酯与立体化学 | 第12-20页 |
| ·光学活性拟除虫菊酯 | 第12-15页 |
| ·光学异构体菊酸的制备方法 | 第15-20页 |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20-21页 |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HPLC-CSP法拆分三种药物对映体 | 第22-32页 |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2-23页 |
| ·实验试剂 | 第22页 |
| ·实验仪器 | 第22-23页 |
| ·功夫菊酸手性固定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 | 第23-28页 |
| ·功夫菊酸介绍 | 第23页 |
| ·测定波长的选择 | 第23页 |
| ·色谱拆分能力的评价 | 第23页 |
| ·分析方法 | 第23-24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4-28页 |
| ·氰戊菊酸手性固定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 | 第28页 |
| ·氰戊菊酸介绍 | 第28页 |
| ·色谱条件 | 第28页 |
| ·反式DV菊酸菊酸手性固定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 | 第28-29页 |
| ·DV菊酸介绍 | 第28-29页 |
| ·色谱条件 | 第29页 |
| ·菊酸系列对映体的分离机理探讨 | 第29-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功夫菊酸的分析方法 | 第31页 |
| ·氰戊菊酸的分析方法 | 第31页 |
| ·反式DV菊酸的分析方法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酒石酸酯立体选择性萃取分离功夫菊酸对映体 | 第32-41页 |
| ·酒石酸酯的合成 | 第32-33页 |
| ·实验部分 | 第32页 |
| ·实验原理及反应机理 | 第32-33页 |
| ·L、D-酒石酸酯的合成 | 第33页 |
| ·萃取分离基本理论 | 第33-35页 |
| ·实验部分 | 第35-36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35页 |
| ·色谱分析方法 | 第35页 |
| ·萃取分配 | 第35-3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6-40页 |
| ·水相pH值对K和α的影响 | 第36页 |
| ·L-酒石酸异丁酯浓度对K和α的影响 | 第36-37页 |
| ·磷酸盐浓度对K和α的影响 | 第37-38页 |
| ·萃取温度变化对K和α的影响 | 第38页 |
| ·不同烷基碳数的酒石酸酯对功夫菊酸的萃取 | 第38-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四章 立体选择性萃取分离反式DV菊酸对映体 | 第41-46页 |
| ·基本理论 | 第41页 |
| ·实验部分 | 第41页 |
| ·色谱分析方法 | 第41页 |
| ·萃取分配 | 第4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1-45页 |
| ·不同有机溶剂对萃取的影响 | 第41-42页 |
| ·L-酒石酸异丁酯浓度对萃取的影响 | 第42-43页 |
| ·水相PH值对萃取的影响 | 第43页 |
| ·萃取温度变化对萃取的影响 | 第43-44页 |
| ·不同烷基链长的酒石酸酯对反式DV菊酸的萃取 | 第44-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五章 手性萃取拆分氰戊菊酸的研究 | 第46-55页 |
| ·基本理论 | 第46页 |
| ·实验部分 | 第46-47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46页 |
| ·色谱条件 | 第46页 |
| ·萃取分配 | 第46-4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7-54页 |
| ·疏水性L-酒石酸异丁酯立体选择性萃取拆分氰戊菊酸对映体 | 第47-49页 |
| ·双相(W/O)识别手性萃取氰戊菊酸(FA)对映体 | 第49-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附录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