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1 绪论 | 第12-24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膜下滴灌土壤水盐运移特征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膜下滴灌方法基本特征 | 第13-14页 |
·滴灌土壤水分运动研究 | 第14-16页 |
·滴灌土壤盐分迁移特征研究 | 第16-18页 |
·覆膜滴灌土壤温度场特征研究 | 第18-19页 |
·滴灌条件下水肥耦合与作物生长及产量关系研究 | 第19页 |
·滴灌条件下水肥盐迁移模拟及数值计算 | 第19-20页 |
·盐碱化土壤改良技术 | 第20-21页 |
·土壤盐碱化形成特点 | 第20-21页 |
·化学改良技术 | 第21页 |
·膜下滴灌技术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2-24页 |
·土石混合介质水盐运移特征试验研究 | 第22页 |
·点源及其交汇入渗土壤水盐运移特征试验研究 | 第22-23页 |
·随水滴施化学改良剂盐碱土水盐运移特征试验研究 | 第23页 |
·大田膜下滴灌土壤水、盐、热运移特征试验研究 | 第23页 |
·膜下滴灌年季间土壤盐分累积特征试验研究 | 第23-24页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4-32页 |
·试验区概况 | 第24页 |
·一维土柱模拟试验 | 第24-26页 |
·点源及其交汇入渗土壤水盐运移特征试验研究 | 第26-28页 |
·随水滴施改良剂土壤水盐运移特征试验研究 | 第28-29页 |
·膜下滴灌不同系统布置形式土壤水盐运移特征试验研究 | 第29-30页 |
·膜下滴灌年季间土壤盐分累积特征试验研究 | 第30-32页 |
3 土石混合介质的水盐运移特征研究 | 第32-55页 |
·土石混合介质水分运动特征研究 | 第32-37页 |
·碎石含量对累积入渗量变化过程的影响 | 第32-33页 |
·碎石粒径对累积入渗量变化过程的影响 | 第33-35页 |
·碎石含量对湿润峰推进过程的影响 | 第35-36页 |
·碎石粒径对湿润峰推进过程的影响 | 第36-37页 |
·水平入渗法确定土石混合介质水力参数 | 第37-42页 |
·水平入渗法确定土壤水力参数方程的描述 | 第38-39页 |
·推求土石混合介质水力参数 | 第39-41页 |
·土石混合介质水力参数的验证 | 第41-42页 |
·水平入渗法确定土石混合介质的扩散率 | 第42-46页 |
·水平入渗法确定土壤水分扩散率方程描述 | 第43-44页 |
·土石混合介质扩散率推求 | 第44-46页 |
·垂直一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代数模型在土石混合介质中的适用性研究 | 第46-50页 |
·土石混合介质一维垂直积水入渗盐分运移特征研究 | 第50-53页 |
·土石混合介质盐分运移特征研究 | 第51-53页 |
·土石混合介质Na~+运移特征研究 | 第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4 点源及其交汇入渗土壤水盐运移特征研究 | 第55-68页 |
·点源入渗土壤水盐运移特征研究 | 第55-60页 |
·不同滴头流量下水平湿润锋的推进过程 | 第55-57页 |
·不同滴头流量下湿润体含水量分布 | 第57页 |
·不同滴头流量下湿润体含盐量分布 | 第57-59页 |
·不同灌水量下湿润体水盐分布 | 第59-60页 |
·交汇入渗土壤水盐运移特征试验研究 | 第60-66页 |
·不同滴头流量下交汇区宽度的推进过程 | 第60-62页 |
·不同滴头间距下交汇区土壤水盐分布 | 第62-63页 |
·不同滴头流量下交汇区土壤水盐分布 | 第63-65页 |
·不同灌水量下交汇区土壤水盐分布 | 第65-66页 |
·本节小结 | 第66-68页 |
5 随水滴施改良剂改良盐碱地土壤水盐运移特征田间试验研究 | 第68-81页 |
·随水滴施钙离子土壤水盐运移特征研究 | 第69-75页 |
·施钙浓度对土壤水平湿润半径的影响 | 第69-70页 |
·施钙浓度对滴灌湿润体含水量的影响 | 第70-71页 |
·施钙浓度对滴灌湿润体含盐量的影响 | 第71页 |
·间歇施钙方式下土壤含水量的分布 | 第71-72页 |
·间歇施钙方式下土壤含盐量的分布 | 第72-73页 |
·两种施钙方式对比分析 | 第73-74页 |
·本节小结 | 第74-75页 |
·施钾改良盐碱地土壤水盐运移特征田间试验研究 | 第75-81页 |
·施钾浓度对水平湿润锋的影响 | 第75-76页 |
·施钾浓度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第76-77页 |
·施钾浓度对土壤含盐量的影响 | 第77页 |
·施钾浓度对土壤钠吸附比的影响 | 第77-78页 |
·施钾方式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第78-79页 |
·施钾方式对土壤含盐量的影响 | 第79-80页 |
·施钾方式对水平方向土壤钠吸附比的影响 | 第80页 |
·本节小结 | 第80-81页 |
6 大田膜下滴灌土壤水、盐、热运移特征试验研究 | 第81-104页 |
·灌水前土壤水盐分布 | 第81-82页 |
·苗期棉花地温变化趋势 | 第82-87页 |
·表层地温的变化趋势 | 第83-84页 |
·不同土层深度膜下与膜间地温对比 | 第84-86页 |
·垂直方向土温变化趋势 | 第86-87页 |
·膜下滴灌双管系统布置形式土壤水盐运移特征研究 | 第87-92页 |
·不同滴头流量下土壤含水量在整个生育期的变化过程 | 第87-88页 |
·不同滴头流量下土壤含盐量在整个生育期内变化过程 | 第88-90页 |
·灌水结束后不同滴头流量下含盐量分布特征 | 第90-92页 |
·膜下滴灌单管系统布置形式土壤水盐运移特征研究 | 第92-97页 |
·不同滴头流量下整个生育期内土壤含水量变化趋势 | 第92-93页 |
·不同滴头流量下整个生育期内土壤含盐量变化趋势 | 第93-95页 |
·不同滴头流量下灌水结束后土壤含盐量变化趋势 | 第95-97页 |
·对比分析单双管系统布置土壤脱盐效果、作物产量、根系分布 | 第97-101页 |
·作物根层土壤水盐对比 | 第97-99页 |
·棉花产量对比 | 第99页 |
·棉花根系分布对比 | 第99-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4页 |
7 膜下滴灌土壤盐分年季间变化特征研究 | 第104-111页 |
·实验区概况 | 第104-105页 |
·生育期内土壤盐分变化趋势 | 第105-106页 |
·生育期内年季间土壤盐分变化趋势 | 第106-107页 |
·灌水前年季间土壤含盐量的对比 | 第106-107页 |
·灌水结束后年季间土壤含盐量的对比 | 第107页 |
·膜下滴灌年季间土壤各离子分布特征 | 第107-110页 |
·膜下滴灌年季间土壤钠离子分布特征 | 第107-108页 |
·膜下滴灌年季间土壤钙离子分布特征 | 第108页 |
·膜下滴灌年季间土壤氯离子分布特征 | 第108-109页 |
·膜下滴灌年季间土壤钠吸附比变化特征 | 第109-110页 |
·本章小节 | 第110-111页 |
8 结论与讨论 | 第111-117页 |
·结论 | 第111-115页 |
·碎石含量与碎石粒径对土壤水力参数及其水盐运移的影响 | 第111-112页 |
·点源及其交汇入渗条件下滴头流量、滴头间距、灌水量对土壤水盐运移特征的影响 | 第112-113页 |
·随水滴施化学改良剂对土壤水盐运移特征的影响 | 第113-114页 |
·膜下滴灌条件下土壤水、盐、热运移特征及其棉花生长特性 | 第114页 |
·膜下滴灌年季间土壤盐分累积特征 | 第114-115页 |
·讨论 | 第115-117页 |
致谢 | 第117-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