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学、针灸疗法论文

基于静息态的针刺机理研究—视觉穴位特异性的探讨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4页
   ·研究背景第7-8页
   ·针灸学在国内外的发展第8-10页
   ·针灸机理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本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第12-14页
     ·本文研究内容及主要贡献第12页
     ·论文的组织安排第12-14页
第二章 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第14-20页
   ·磁共振成像的发展简史第14-15页
   ·磁共振成像原理第15-17页
   ·功能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第17-19页
     ·基于血氧水平依赖的功能磁共振成像原理第17-19页
       ·血氧水平依赖机制第18页
       ·BOLD-fMRI 成像原理第18-19页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三章 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的针刺研究分析第20-32页
   ·基于fMRI 的针刺研究目的分析第20-21页
   ·基于fMRI 的针刺研究数据分析第21-31页
     ·基于广义线性模型的分析第21-25页
       ·广义线性模型第21-23页
       ·反卷积模型第23-25页
     ·基于数据驱动的分析方法第25-28页
       ·主分量分析方法第25页
       ·独立分量分析方法第25-28页
     ·基于 fMRI 的针刺效应分析第28-31页
       ·针刺过程中针刺效应分析第28-29页
       ·实验验证第29页
       ·结果分析第29-31页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四章 静息态下的针刺视觉穴位功能特异性研究第32-44页
   ·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的静息态研究概述第32-34页
   ·基于静息态功能连接度的视觉相关穴位特异性研究第34-43页
     ·研究背景和目的第34-35页
     ·试验素材和方法第35-36页
       ·被试第35页
       ·实验设计第35-36页
       ·成像参数第36页
     ·数据分析第36-38页
       ·数据预处理第36-37页
       ·ROI 确定第37-38页
       ·数据统计分析第38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38-43页
       ·实验结果第38-42页
       ·结果分析第42-43页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五章 针刺机理研究总结与展望第44-51页
   ·神经影像的成像模态第44-47页
     ·PET 和fMRI第44-46页
     ·EEG 和MEG第46-47页
   ·针刺机理研究框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第47-49页
     ·行为学研究第47-48页
     ·系统级研究第48-49页
     ·神经递质分子水平研究第49页
   ·针刺机理研究的总结和展望第49-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致谢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64页
研究成果第64-65页
附录A第65-67页
附录B第67-71页
附录C第71-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靶向造影剂的超声成像方法研究
下一篇:SPM软件二次开发及其在针刺机理研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