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4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2章 母国监管的基本法律问题 | 第15-24页 |
·基本概念的厘定 | 第15-19页 |
·境外机构 | 第15-17页 |
·母国监管 | 第17-19页 |
·母国监管的理论基础 | 第19-20页 |
·基于法的价值的考虑 | 第19-20页 |
·管辖权的正当行使 | 第20页 |
·母国监管的内容和特征 | 第20-24页 |
·母国监管的内容 | 第20-21页 |
·母国监管的基本方法 | 第21-22页 |
·母国监管与东道国监管之比较 | 第22页 |
·母国监管与东道国监管的关系 | 第22-24页 |
第3章 母国监管的国际经验 | 第24-36页 |
·巴塞尔相关文件关于母国监管之主要规定 | 第24-31页 |
·《对银行国外机构监管的报告》 | 第24-25页 |
·《对银行国外机构的审批程序》 | 第25-26页 |
·1983 年《巴塞尔协定》 | 第26-27页 |
·《银行监管当局之间的信息交流》(巴塞尔补充协定) | 第27-28页 |
·《对国际银行集团及其境外机构的最低监管标准》 | 第28-29页 |
·《跨境银行监管》 | 第29-30页 |
·评述 | 第30-31页 |
·美国对银行境外机构母国监管的相关规定 | 第31-36页 |
·美国立法对跨国银行境外机构的规制 | 第31-33页 |
·美国母国监管的实践和创新 | 第33-34页 |
·评述 | 第34-36页 |
第4章 我国商业银行境外机构母国监管的现状及评价 | 第36-47页 |
·我国商业银行境外机构法律规制的必要性分析 | 第36-37页 |
·我国商业银行境外机构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 第36页 |
·法律规制的必要性分析 | 第36-37页 |
·我国立法对商业银行境外机构监管的有关规定 | 第37-40页 |
·原则性规定 | 第38页 |
·专门性立法 | 第38-40页 |
·我国母国监管立法的缺陷 | 第40-47页 |
·国内法层面上的分析 | 第40-44页 |
·国际法层面上的分析 | 第44-47页 |
第5章 我国母国监管立法的完善 | 第47-57页 |
·国内法层面上的完善 | 第47-53页 |
·转变监管理念 | 第47页 |
·提高监管立法的层级 | 第47-48页 |
·严格境外机构的设立标准 | 第48-49页 |
·明确境外机构的业务范围 | 第49-50页 |
·加强对境外机构的风险监管 | 第50-51页 |
·构建保护性监管制度 | 第51-52页 |
·丰富监管手段 | 第52-53页 |
·国际法层面上的完善 | 第53-57页 |
·明确划分监管责任 | 第53-54页 |
·克服与东道国信息交流的障碍 | 第54-55页 |
·加强国际监管合作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7-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