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前言 | 第7-12页 |
一、问题的由来 | 第7-8页 |
二、本选题研究综述及预期意义 | 第8-10页 |
三、概念界定、研究方法与逻辑结构 | 第10-12页 |
第一节 关于国际劳工标准问题的回顾与思考 | 第12-21页 |
一、国际劳工组织与国际劳工标准 | 第13-14页 |
二、国际贸易与劳工标准在世贸体系内挂钩的争论 | 第14-16页 |
三、国际劳工标准民间层面的体现—企业社会责任标准 | 第16-17页 |
四、全球地方化趋势下的国际劳工标准与地方政府 | 第17-21页 |
第二节 国际劳工标准与中国及其地方政府 | 第21-33页 |
一、国际劳工组织与中国 | 第21-24页 |
二、国际劳工标准与中国现行劳动立法的比较 | 第24-27页 |
三、国际劳工标准对中国的影响 | 第27-30页 |
四、国际劳工标准与上海地方劳动权益保护现状的比较及差异 | 第30-33页 |
第三节 上海地方政府与国际劳工标准的互动 | 第33-47页 |
一、作为执行者——上海对国家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 | 第34-35页 |
二、作为地方立法者——上海借鉴国际劳工标准的地方立法探索 | 第35-38页 |
三、作为试验者——上海地方工作及立法实践为国家劳动立法提供借鉴 | 第38-41页 |
四、作为支持者——上海配合支持国家对国际劳工公约的批准和采纳 | 第41-43页 |
五、作为先行者——上海地方成熟的做法经验为国际劳工标准未来的制订完善创造条件 | 第43-44页 |
六、作为引导者——上海引导制定地方性企业社会责任标准 | 第44-47页 |
第四节 结论与启示 | 第47-51页 |
一、中国是国际劳工标准等国际制度负责任的参与者 | 第47-48页 |
二、地方政府在我国与国际制度的互动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第48-51页 |
注释 | 第5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后记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