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山农民画乡土意象的分类与特征分析
图片目录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序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乡土意象的分类 | 第9-15页 |
第一节 金山农民画的发展轨迹 | 第9-11页 |
第二节 乡土意象的分类 | 第11-15页 |
一 自然意象 | 第11页 |
二 民俗意象 | 第11-12页 |
三 动物意象 | 第12-13页 |
四 植物意象 | 第13页 |
五 人物意象 | 第13-15页 |
第二章 乡土意象的具体性 | 第15-23页 |
第一节 表现方式上的具体性 | 第15-20页 |
一 构图 | 第15-17页 |
二 造型 | 第17-18页 |
三 色彩 | 第18-19页 |
四 技法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地缘文化上的具体性 | 第20-23页 |
一 以各地风俗塑造的乡土意象 | 第20-21页 |
二 地缘文化重塑 | 第21-23页 |
第三章 乡土意象的蕴含性 | 第23-32页 |
第一节 表现方式上的蕴含性 | 第23-28页 |
一 色彩中的生命意义 | 第24-25页 |
二 题材中的民俗生活 | 第25-28页 |
第二节 地方性色彩彰显 | 第28-32页 |
第四章 乡土意象的变化及其原因 | 第32-45页 |
第一节 乡土意象的历史变化 | 第32-36页 |
一 具体性的变化过程 | 第32-34页 |
二 蕴含性的历史差异 | 第34-36页 |
第二节 创作方式的变化 | 第36-38页 |
一 外力介入:他者目光下的本土文化发现 | 第36-37页 |
二 自我挖掘:艺术自觉下的主体创作 | 第37-38页 |
第三节 乡土意象的变化原因 | 第38-45页 |
一 作者群的更替 | 第39-41页 |
二 农村的现代化转型 | 第41-43页 |
三 商品市场中的乡土意象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注释 | 第46-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后记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