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美学论文

“美感”概念在中国现代美学中的演变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导言第8-10页
第一章 20世纪前中西文化语境中的“美感”概说第10-19页
 第一节 中国传统美学中对“美感”的讨论第10-13页
  一、美感的萌芽以及美感性质的论述第10-12页
  二、对于美感体验状态的论述第12-13页
 第二节 西方古典美学中“美感”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第13-19页
  一、美感的理性与非理性第13-15页
  二、美感的愉悦性第15-16页
  三、美感的社会性第16页
  四、美感的超功利性第16-17页
  五、美感的其他特性第17-19页
第二章 20世纪中国“美感”内涵几次大的演变情况第19-41页
 第一节 1947年之前的“美感”论第20-24页
  一、吕澂的移情论第20页
  二、陈望道论美感的性质第20-22页
  三、范寿康论美的态度第22-23页
  四、朱光潜论美感经验及其性质第23页
  五、蔡仪论美感的根源是客观的美第23-24页
 第二节 1950年到1989年——“美感”本体论的集中讨论第24-32页
  一、朱光潜美感定义以及对直觉性与差异性的讨论第24-27页
  二、李泽厚的美感论第27-28页
  三、洪毅然论美感的心理过程第28-29页
  四、吕荧论美感是人的感性认识第29-30页
  五、高尔泰论美感的绝对性第30-32页
 第三节 从单一走向多元——1979年之后“美感”概念的扩张第32-41页
  一、对于美感本质的探讨第32-36页
  二、美感的生理、心理要素分析第36-39页
  三、美感的性质分析第39-41页
第三章 20世纪中国“美感”共时性比较研究第41-55页
 第一节 美感产生的研究第41-46页
  一、美感中的移情第41-43页
  二、美感中的想象第43-44页
  三、美感的直觉说第44-46页
 第二节 美感的含义以及与快感的关系第46-49页
  一、美感是一种体验和感受第46-47页
  二、美感是一种认识过程第47-48页
  三、美感是一种心理现象第48-49页
 第三节 美感的性质第49-55页
  一、美感无功利性与社会功利性的探讨第49-51页
  二、美感的愉悦性第51-52页
  三、自由感、情感与美感的关系第52-54页
  四、美感的共性与个性第54-55页
第四章 20世纪“美感”概念演变的基础第55-62页
 第一节 源于西方的哲学和文艺思潮第55-57页
 第二节 融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政治观念的影响第57-59页
 第三节 继承了部分中国传统哲学的精髓第59-62页
  一、对西方理论的再创造和与文艺思想的结合过程中第59-60页
  二、对于古典美学范畴体系化的阐释第60-62页
结语第62-64页
 一、美感在20世纪的演变轨迹第62页
 二、美学学科发展与传统文化的参与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后记第67-68页
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道教神仙思想与魏晋南北朝自然审美观
下一篇:“美学”概念在中国20世纪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