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农业中市民农园的开发模式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建设发展新农村的背景 | 第10页 |
·消费需求的未来趋势 | 第10-11页 |
·国家的宏观政策 | 第11页 |
·市民农园自身的发展状况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方法与创新点 | 第12-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13-14页 |
2 市民农园的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国外市民农园的产生与发展 | 第14-16页 |
·国内市民农园的产生与发展 | 第16-18页 |
3 市民农园的相关理论 | 第18-34页 |
·市民农园开发的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体验经济理论 | 第18-19页 |
·城市居民出游行为空间模式 | 第19-20页 |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第20-21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1-22页 |
·市民农园的概念体系 | 第22-25页 |
·体验农业 | 第22-23页 |
·都市农业 | 第23-24页 |
·市民农园的定义 | 第24-25页 |
·市民农园的类型与特征 | 第25-31页 |
·市民农园的类型 | 第25-30页 |
·市民农园的特征 | 第30-31页 |
·市民农园的功能与发展意义 | 第31-34页 |
·市民农园的功能 | 第31-32页 |
·发展市民农园的意义 | 第32-34页 |
4 我国市民农园的现状研究 | 第34-42页 |
·我国市民农园的现状 | 第34-35页 |
·市民农园的需求与供给 | 第35-37页 |
·市民农园的需求 | 第35-36页 |
·市民农园的供给 | 第36-37页 |
·市民农园的客源市场 | 第37-39页 |
·家庭市场 | 第38页 |
·都市白领 | 第38页 |
·银发市场 | 第38页 |
·儿童、青少年学生 | 第38-39页 |
·市民农园的布局选址 | 第39-42页 |
·市民农园的布局原则 | 第39-40页 |
·市民农园的选址定位 | 第40-42页 |
5 我国市民农园的开发模式研究 | 第42-61页 |
·市民农园的开发原则和开发模式分类 | 第42-44页 |
·市民农园的开发原则 | 第42-43页 |
·我国市民农园的开发模式分类 | 第43-44页 |
·从体验动机出发的开发模式 | 第44-48页 |
·纯农业耕种型农园 | 第44-45页 |
·休闲体验型农园 | 第45-46页 |
·教学型农园 | 第46-48页 |
·从发展路径角度出发的开发模式 | 第48-54页 |
·原生型市民农园 | 第48-50页 |
·依托农业观光园的市民农园 | 第50-54页 |
·开发模式的对比 | 第54-58页 |
·从体验动机角度出发的开发模式对比 | 第54-56页 |
·从发展路径角度出发的开发模式对比 | 第56-58页 |
·市民农园的开发对策 | 第58-61页 |
·加强政府对市民农园的支持力度 | 第58页 |
·加强宣传,转变观念 | 第58-59页 |
·加强农民素质教育 | 第59页 |
·建立市民农园的服务体系 | 第59-60页 |
·农业现代化中的制度创新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与课题情况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