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涡流检测实验系统的研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 ·无损检测技术(NDT)概述 | 第11-12页 |
| ·脉冲涡流检测技术(PEC)及其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2-16页 |
| ·脉冲涡流检测技术 | 第12-13页 |
|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国内的研究情况 | 第15页 |
| ·脉冲涡流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 第15-16页 |
| ·本文的主要框架结构和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脉冲涡流的原理及理论分析 | 第18-30页 |
| ·脉冲涡流作用原理分析 | 第18-19页 |
| ·脉冲涡流信号及其特征 | 第19-20页 |
| ·脉冲涡流渗透深度分析 | 第20-22页 |
| ·脉冲涡流检测传递函数理论 | 第22-27页 |
| ·脉冲涡流检测缺陷的理论基础 | 第27-29页 |
| ·麦克斯韦方程组 | 第27-28页 |
| ·检测线圈上的瞬态感应电压的数值计算 | 第28-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脉冲涡流检测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30-55页 |
| ·脉冲涡流检测系统的组成 | 第30-31页 |
| ·电路设计 | 第31-36页 |
| ·信号发生模块 | 第31-33页 |
| ·线圈驱动电路 | 第33页 |
| ·传感器模块 | 第33-34页 |
| ·信号调理 | 第34-36页 |
| ·探头的设计 | 第36-47页 |
| ·有限元建模 | 第37-40页 |
| ·线圈结构仿真 | 第40-45页 |
| ·线圈参数的影响 | 第45-47页 |
| ·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 | 第47-49页 |
| ·软件设计 | 第49-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四章 信号的分析处理与特征量的提取 | 第55-65页 |
| ·信号的预处理 | 第55-57页 |
| ·信号平均化 | 第55页 |
| ·平均滤波器 | 第55-56页 |
| ·高斯滤波器 | 第56-57页 |
| ·小波理论基础 | 第57-60页 |
| ·小波变换的几个概念 | 第57-59页 |
| ·基于小波变换的信号消噪技术 | 第59-60页 |
| ·基于小波分析的电涡流检测信号消噪技术 | 第60-62页 |
| ·检测信号的特征量提取 | 第62-64页 |
| ·检测信号的时域分析 | 第62-63页 |
| ·检测信号的频域分析 | 第63-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第五章 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 | 第65-74页 |
| ·实验试件 | 第65-66页 |
| ·金属壁厚变化的检测 | 第66-68页 |
| ·表面损伤和下表面损伤检测 | 第68-71页 |
| ·表面损伤 | 第68-70页 |
| ·亚表面损伤 | 第70-71页 |
| ·缺陷分类 | 第71-73页 |
| ·本章总结 | 第73-74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7页 |
| ·论文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74-75页 |
| ·展望 | 第75-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 致谢 | 第80-8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