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1 破产原因的基础问题 | 第11-23页 |
·破产原因的界定 | 第11-15页 |
·破产原因的本质 | 第11-12页 |
·破产原因的特征 | 第12页 |
·破产原因的分类 | 第12-14页 |
·破产原因的意义 | 第14-15页 |
·破产原因立法模式比较分析 | 第15-23页 |
2 实现破产原因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 第23-34页 |
·确定破产原因需要考虑的因素 | 第23-26页 |
·判断破产原因是否合理的标准 | 第26-30页 |
·从破产司法过程研究破产原因 | 第30-33页 |
·破产司法过程的视角 | 第30-31页 |
·破产司法过程中存在的破产原因 | 第31-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3 对我国《企业破产法》破产原因规定的评析 | 第34-39页 |
·我国立法关于破产原因制度的历史演变 | 第34-35页 |
·我国《企业破产法》破产原因规定之得 | 第35页 |
·我国《企业破产法》破产原因规定之失 | 第35-39页 |
·从破产法理论上剖析我国新《企业破产法》上破产原因规定之缺陷 | 第36-38页 |
·从破产实务上剖析我国新《企业破产法》上破产原因所面临的问题 | 第38-39页 |
4 完善我国破产原因制度的具体建议 | 第39-42页 |
·将"不能清偿"作为一般破产原因 | 第40页 |
·将"停止支付"并呈连续状态推定为"不能清偿" | 第40页 |
·将"资不抵债"作为"不能清偿"的推定原因适用于资合公司 | 第40-41页 |
·将"资不抵债"作为清算中的企业破产的唯一原因 | 第41页 |
·在立法体例上逐步向折中主义倾斜,即在完善现有概括式立法的同时列举规定常见的破产行为 | 第41-42页 |
结束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6-47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47-48页 |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