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桨控制技术在阜新风电场生产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风电技术应用的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风电技术概况 | 第8页 |
·地区社会经济概况 | 第8页 |
·电网及负荷情况 | 第8-9页 |
·能源资源和电源结构 | 第9页 |
·风场开发意义 | 第9页 |
·风电技术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辽宁省风能资源现状 | 第9-10页 |
·目前风电开发现状 | 第10页 |
·变桨控制技术在风力发电机组中的应用 | 第10-12页 |
·课题研究的工程背景 | 第12页 |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风电场建设开发的相关知识 | 第14-24页 |
·区域风能资源分析 | 第14-15页 |
·风电场所在地区气象站资料整理及分析 | 第15-16页 |
·参考气象站基本情况 | 第15页 |
·参考气象站风能资源概况 | 第15-16页 |
·风电场场址实测风速、风向数据分析 | 第16-19页 |
·阜北地区风资源分布初步分析 | 第16-19页 |
·风力发电机组轮毂安装高度的风资源特性 | 第19-20页 |
·风速随高度变化规律分析 | 第19页 |
·空气密度 | 第19-20页 |
·风电场轮毂高度处50年一遇10分钟平均最大风速 | 第20页 |
·场址区代表年风资源特征值 | 第20-22页 |
·平均风速和风功率密度 | 第20-22页 |
·风电场场址风能资源综合评价 | 第22-24页 |
第三章 风电场设计的总体方案 | 第24-44页 |
·风电场厂址确定 | 第24页 |
·发电机组的选择 | 第24-27页 |
·风力发电机组布置 | 第27-30页 |
·风机轮毂高度风能资源 | 第27-28页 |
·风力发电机组布置原则 | 第28-29页 |
·风力发电机组布置方案 | 第29-30页 |
·风电场年上网电量计算 | 第30-44页 |
·风能的计算 | 第30-33页 |
·理论年发电量 | 第33-44页 |
第四章 风力发电机组的基本原理及变桨技术的应用 | 第44-68页 |
·风力机的结构 | 第44-45页 |
·风力发电分类及容量 | 第45-46页 |
·风力发电机的原理及组成 | 第46-47页 |
·变桨距控制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 第47-66页 |
·变桨距控制的意义 | 第47-48页 |
·PID算法 | 第48-50页 |
·PID控制模块设计 | 第50-53页 |
·变桨距控制 | 第53-56页 |
·华锐FL1500风电机组风机特性分析 | 第56-66页 |
·小结 | 第66-68页 |
第五章 风电场效益分析 | 第68-70页 |
·环境效益和节能效益 | 第68页 |
·财务分析 | 第68-70页 |
·成本估算 | 第68页 |
·发电效益计算 | 第68-69页 |
·清偿能力分析 | 第69页 |
·财务评价结论 | 第69-7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全文工作总结 | 第70-71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附录A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