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20页 |
·还原成岩作用及其对海洋沉积物磁记录的影响 | 第10-13页 |
·白云石成核能垒及与细菌硫酸盐还原相关的有机成因白云岩 | 第13-16页 |
·白云石成核能垒 | 第13-14页 |
·与细菌硫酸盐还原相关的有机成因白云岩研究 | 第14-16页 |
·选题依据及研究思路 | 第16-19页 |
·选题依据 | 第16-18页 |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主要工作量 | 第19-20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及主要研究成果 | 第20-26页 |
·区域地质概况及研究成果 | 第20-23页 |
·岩石地层 | 第20-21页 |
·年代地层格架 | 第21页 |
·生物地层 | 第21页 |
·构造演化与沉积古地理 | 第21-22页 |
·同位素地层 | 第22-23页 |
·采样剖面描述 | 第23-26页 |
第3章 主要实验技术原理与方法 | 第26-36页 |
·岩石磁学分析方法 | 第26-30页 |
·与磁性矿物含量相关的磁学参数 | 第26-27页 |
·与磁性矿物粒度相关的磁学参数及相关图解 | 第27-29页 |
·鉴定磁性矿物类型的方法——Lowrie 实验 | 第29-30页 |
·阴极发光 | 第30-36页 |
·碳酸盐矿物发光的控制因素 | 第30-32页 |
·碳酸盐矿物阴极发光特点 | 第32-34页 |
·碳酸盐阴极发光环带与成岩作用 | 第34-36页 |
第4章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6-68页 |
·采样层位岩性野外观察及镜下特征描述 | 第36-40页 |
·采样层位岩性野外观察 | 第36页 |
·碳酸盐岩偏光显微镜下特征 | 第36-37页 |
·碳酸盐岩剖面碳酸盐成分变化特征 | 第37-40页 |
·磁学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0-52页 |
·剖面磁学参数变化特征 | 第40-42页 |
·磁性矿物类型判定及其环境意义 | 第42-46页 |
·磁性矿物含量分析 | 第46-47页 |
·磁性矿物粒度分析 | 第47-50页 |
·磁学实验结果小结 | 第50-52页 |
·泥晶灰岩、粉晶白云岩阴极发光特征研究 | 第52-58页 |
·样品选择、制备及阴极发光实验条件 | 第52页 |
·泥晶灰岩、粉晶白云岩阴极发光特征 | 第52-53页 |
·粉晶白云岩的环带结构 | 第53页 |
·孔隙填隙物的阴极发光特征 | 第53-54页 |
·样品阴极发光特征小结 | 第54-58页 |
·扫描电镜分析 | 第58-61页 |
·粉晶白云岩环带产生的原因 | 第58-60页 |
·黄铁矿与重晶石分布特征 | 第60-61页 |
·扫描电镜观察小结 | 第61页 |
·硫酸盐还原作用与白云岩化 | 第61-68页 |
·硫酸盐还原有利于克服白云石化能垒 | 第61-63页 |
·条带碳酸盐岩中硫酸盐还原白云石化证据 | 第63-66页 |
·条带状碳酸盐岩白云岩化模型 | 第66-68页 |
第5章 结论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