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CO_2气体保护焊的发展简介 | 第11-13页 |
·CO_2焊接基本原理 | 第11-12页 |
·CO_2焊接特点 | 第12-13页 |
·CO_2弧焊电源的发展与现状 | 第13-14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CO_2焊接电源主电路和IGBT保护电路设计 | 第16-28页 |
·总体设计 | 第16-18页 |
·逆变主电路拓扑结构选择 | 第16页 |
·开关元器件选择 | 第16-18页 |
·主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 第18-27页 |
·主电路的设计 | 第19-21页 |
·中频变压器的设计 | 第19页 |
·确定磁芯尺寸 | 第19-20页 |
·确定匝数比 | 第20页 |
·确定绕组铜皮尺寸 | 第20-21页 |
·IGBT的选择 | 第21-24页 |
·额定电压的确定 | 第23-24页 |
·额定电流Ic | 第24页 |
·IGBT阻容吸收保护电路 | 第24页 |
·输入电路设计 | 第24-25页 |
·整流二极管的选择 | 第24-25页 |
·"软启动"电路设计——限流电阻R的选取 | 第25页 |
·滤波电容选择 | 第25页 |
·输出电路设计 | 第25-27页 |
·整流二极管选择 | 第26页 |
·输出直流电抗器的设计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DSP系统硬件电路和控制电路设计 | 第28-49页 |
·DSP的发展和分类 | 第28-30页 |
·DSP芯片发展的主要特点 | 第28-29页 |
·DSP控制器的基本原理 | 第29-30页 |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芯片的选择 | 第30-31页 |
·DSP2407系统组成 | 第31-36页 |
·A/D转换前向通道设计 | 第32页 |
·外扩程序和数据RAM电路设计 | 第32-33页 |
·串口电平转换电路 | 第33-34页 |
·3.3V-5V转换接口电路 | 第34-35页 |
·JTAG接口电路设计 | 第35-36页 |
·驱动脉冲PWM | 第36-48页 |
·PWM功能模块及其后处理电路 | 第36-38页 |
·IGBT驱动电路 | 第38-40页 |
·采样及调理电路 | 第40-43页 |
·保护电路 | 第43-45页 |
·参数预置与显示电路 | 第45-46页 |
·送丝系统设计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DSP控制的CO_2逆变焊机软件设计 | 第49-60页 |
·DSP开发环境介绍 | 第49-51页 |
·COFF文件格式和命令文件 | 第49-51页 |
·头文件说明 | 第51页 |
·CCS软件的使用 | 第51-53页 |
·控制系统软件功能分析 | 第53-55页 |
·二步/四步控制方式的转换 | 第53-54页 |
·引弧和收弧控制 | 第54页 |
·PI控制算法 | 第54-55页 |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第55-58页 |
·控制系统抗干扰措施 | 第58-59页 |
·硬件抗干扰措施 | 第58-59页 |
·软件抗干扰措施 | 第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系统调试及完善意见 | 第60-65页 |
·脱机调试 | 第60-61页 |
·系统调试 | 第60页 |
·送丝系统调试 | 第60-61页 |
·驱动输出波形检查 | 第61页 |
·保护电路调试 | 第61-64页 |
·空载联机调试 | 第62-63页 |
·负载联机调试 | 第63-64页 |
·对系统进一步完善的几点建议 | 第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附录 A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