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引言 | 第9-19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国外学者的主要观点 | 第11-14页 |
·国内学者的观点 | 第14-16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8页 |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18-19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8-19页 |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19页 |
2 农民增收的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相关概念说明 | 第19-22页 |
·农民的概念及其内涵 | 第19-21页 |
·农民收入的含义和分类 | 第21-22页 |
·理论基础及其借鉴 | 第22-24页 |
·托达罗的人口模型 | 第22页 |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 | 第22-23页 |
·乡村城市化理论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页 |
3 龙岩市农民收入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 第24-33页 |
·改革开放以来龙岩市农民增收的阶段性分析 | 第24-27页 |
·高速增长阶段(1979年-1983年) | 第24页 |
·波动缓慢增长阶段(1984年-1991年) | 第24-26页 |
·恢复性高速增长阶段(1992年-1997年) | 第26页 |
·增速回落的平衡增长阶段(1998年-2003年) | 第26-27页 |
·恢复性增长的新阶段(2004年-2008年) | 第27页 |
·龙岩市现阶段农民收入结构分析 | 第27-31页 |
·龙岩市农民工资性收入的结构分析 | 第27-29页 |
·龙岩市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结构分析 | 第29-30页 |
·龙岩市农民收入和福建省农民收入的结构分析 | 第30-31页 |
·对比分析龙岩市农民收入状况 | 第31-33页 |
·龙岩市农民收入与福建省农民收入比较 | 第31-32页 |
·龙岩市城乡收入差距分析 | 第32-33页 |
4 龙岩市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 第33-39页 |
·构建分析模型 | 第33-35页 |
·变量的选取及释义 | 第33-34页 |
·变量发生作用的预期方向 | 第34页 |
·模型的构建 | 第34-35页 |
·数据来源与分析软件 | 第3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5-39页 |
·影响龙岩市农民收入相关因素的简单描述性分析 | 第35-37页 |
·相关性分析 | 第37页 |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37-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页 |
5 龙岩市农民增收的途径与方法 | 第39-46页 |
·从农业内部层面实现增收 | 第39-41页 |
·继续加大农业投入 | 第39-40页 |
·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 | 第40-41页 |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 第41页 |
·从农业外部层面实现增收 | 第41-44页 |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 第41-42页 |
·加快城镇化进程 | 第42-43页 |
·加强农民素质教育 | 第43-44页 |
·从制度层面实现增收 | 第44-46页 |
·继续稳定农业收入补贴制度 | 第44页 |
·创新土地制度 | 第44-45页 |
·构建城乡统一的社会制度 | 第45-4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6页 |
·展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