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2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稀土光谱理论基础知识 | 第11-17页 |
·稀土发光材料 | 第11-13页 |
·稀土离子发光 | 第13-17页 |
·稀土发光玻璃 | 第17-19页 |
·稀土发光玻璃研究历史 | 第17页 |
·稀土发光玻璃的特点 | 第17页 |
·稀土发光玻璃结构及制备原理 | 第17-18页 |
·稀土发光玻璃的研究热点 | 第18-19页 |
·稀土离子的晶场理论 | 第19-23页 |
·4f~N 组态的电子能级结构 | 第19页 |
·自由离子哈密顿 | 第19-21页 |
·晶场哈密顿 | 第21-22页 |
·4f~(N-1) core 的参数化哈密顿 | 第22-23页 |
·能量传递 | 第23-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26-32页 |
第二章 稀土发光玻璃的制备工艺及性能表征 | 第32-38页 |
·璃样品的制备 | 第32-34页 |
·实验样品的合成方法 | 第32页 |
·本论文玻璃制备的具体流程及制备条件 | 第32-34页 |
·光学性能表征 | 第34-35页 |
·光谱分析 | 第34页 |
·光谱仪介绍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第三章 掺Ce~(3+)的磷酸锌玻璃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质的研究 | 第38-46页 |
·本章主要工作 | 第38页 |
·研究背景 | 第38-39页 |
·玻璃制备和光谱测量 | 第39-4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0-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第四章 磷酸锌玻璃中Ce~(3+)到Eu~(3+)和Tb~(3+)的能量传递现象研究 | 第46-54页 |
·本章主要工作 | 第46页 |
·研究背景 | 第46页 |
·实验细节 | 第46-4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7-51页 |
·Ce~(3+) 到 Tb~(3+)的能量传递的研究 | 第47-49页 |
·Ce~(3+) 到 Eu~(3+)的能量传递的研究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第五章 硼酸铅玻璃中Eu~(3+)发光跃迁的电偶极线强研究 | 第54-64页 |
·本章主要工作 | 第54页 |
·研究背景 | 第54-55页 |
·实验细节 | 第55页 |
·实验结果 | 第55-59页 |
·理论分析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第六章 用简化模型研究晶体中Nd~(3+)离子的f-d 跃迁 | 第64-82页 |
·本章主要工作 | 第64页 |
·研究背景 | 第64-65页 |
·理论 | 第65-69页 |
·结果对晶体中Nd~(3+)离子的运用 | 第69-76页 |
·和各个晶体中Nd~(3+)离子的实验测量的光谱的比较 | 第76-77页 |
·结论 | 第77-78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 | 第86-87页 |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6-87页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