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 颈椎的解剖结构 | 第9页 |
2. 颈椎病的分型 | 第9-10页 |
3. 颈型颈椎病的定义 | 第10页 |
4. 病因病机 | 第10-15页 |
·中医关于颈型颈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0-13页 |
·西医关于颈型颈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3-15页 |
5. 颈型颈椎病的影像学的改变 | 第15页 |
6. 颈型颈椎病的治疗 | 第15-18页 |
·中药汤剂内服 | 第15-16页 |
·其他治疗方法 | 第16-18页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18-29页 |
1. 临床资料 | 第18页 |
·病例来源 | 第18页 |
·一般资料 | 第18页 |
2. 诊断标准 | 第18页 |
3. 病例选择标准 | 第18-19页 |
·纳入标准 | 第18页 |
·排除标准 | 第18-19页 |
·剔除标准 | 第19页 |
4. 观察方法 | 第19-22页 |
·治疗分组 | 第19页 |
·治疗操作规程 | 第19页 |
·观察指标 | 第19-22页 |
·观察时点 | 第22页 |
5. 观察结果 | 第22-28页 |
·中医症状改善情况 | 第23-24页 |
·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 第24-25页 |
·疼痛比较 | 第25-26页 |
·X线情况 | 第26-28页 |
·疗效评定 | 第28页 |
6. 结果分析 | 第28页 |
7. 结论 | 第28-29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29-35页 |
1. 辨病论治,基于"肝主筋"理论,治疗颈型颈椎病 | 第29页 |
2. 重视"治未病",积极预防治疗颈型颈椎病 | 第29-30页 |
3. 方药分析 | 第30-33页 |
·"肝主筋"组方的组成 | 第30页 |
·药物说明 | 第30-32页 |
·配伍 | 第32-33页 |
4. 问题与展望 | 第33-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