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1-20页 |
1. 中医对胃癌的认识 | 第11-14页 |
·胃癌的病因病机研究 | 第11-12页 |
·胃癌的中医证型研究 | 第12页 |
·临床分型 | 第12页 |
·证候分型与现代医学关系的研究 | 第12页 |
·胃癌的中医治法研究 | 第12-14页 |
2. 中医治疗胃癌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抑制肿瘤生长 | 第14页 |
·提高生活质量 | 第14-15页 |
·减轻化疗毒副反应 | 第15-16页 |
·防止肿瘤转移、复发,提高生存率 | 第16-17页 |
·小结 | 第17-18页 |
3. 动脉介入治疗胃癌的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4. 中医药结合动脉介入治疗胃癌的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0-34页 |
1. 资料和方法 | 第20-25页 |
·病例选择 | 第20-21页 |
·诊断标准 | 第20页 |
·纳入标准 | 第20-21页 |
·排除标准 | 第21页 |
·终止试验标准 | 第21页 |
·一般资料 | 第21页 |
·治疗方法 | 第21-22页 |
·单纯介入组 | 第21页 |
·联合治疗组 | 第21-22页 |
·观测指标 | 第22页 |
·疗效判定标准 | 第22-25页 |
·KS评分标准 | 第22页 |
·抗癌药急性毒性分度标准 | 第22-23页 |
·病人生活质量评分 | 第23-24页 |
·中医证候评分标准 | 第24-25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25页 |
2. 结果 | 第25-34页 |
·一般资料比较 | 第25-26页 |
·两组年龄、性别及肿瘤分期比较 | 第25页 |
·两组患者治疗前KS评分、生活质量、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第25-26页 |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症状积分比较 | 第26页 |
·单纯介入组各疗程治疗前后KS评分、生活质量、中医证候及症状积分比较 | 第26-28页 |
·单纯介入组各疗程治疗前后KS评分比较 | 第26页 |
·单纯介入组各疗程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积分比较 | 第26页 |
·单纯介入组各疗程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第26-27页 |
·单纯介入组各疗程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 第27-28页 |
·联合治疗组各疗程治疗前后KS评分、生活质量、中医证候及症状积分比较 | 第28-31页 |
·联合治疗组各疗程治疗前后KS评分比较 | 第28-29页 |
·联合治疗组各疗程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积分比较 | 第29页 |
·联合治疗组各疗程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第29页 |
·联合治疗组各疗程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 第29-31页 |
·各疗程治疗后两组患者KS评分、生活质量、中医证候及症状积分比较 | 第31-32页 |
·各疗程治疗后两组患者KS评分比较 | 第31页 |
·各疗程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积分比较 | 第31页 |
·各疗程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第31页 |
·各疗程治疗后两组患者各症状积分比较 | 第31-32页 |
·各疗程治疗后两组患者毒副反应比较 | 第32-33页 |
·两组患者复发时间比较 | 第33-34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34-42页 |
1. 胃癌脾虚血瘀证的病机探讨 | 第34-35页 |
·脾胃气虚是胃癌发病之本 | 第34页 |
·胃络血瘀贯穿胃癌发病始终 | 第34-35页 |
2. 健脾活血是胃癌的主要治法 | 第35-36页 |
·健脾益气法 | 第35-36页 |
·活血化瘀法 | 第36页 |
3. 参苡建中汤组方探讨及药理研究 | 第36-38页 |
4. 健脾活血法治疗胃癌的临床体会 | 第38-40页 |
·健脾益气,贵在运化 | 第38-39页 |
·活血化瘀,据证而用 | 第39页 |
·健脾活血,以和为顺 | 第39-40页 |
·健脾活血,疏调肝气 | 第40页 |
5. 参苡建中汤结合动脉介入治疗胃癌的作用探讨 | 第40-42页 |
·减轻黏膜损伤及炎症反应 | 第40-41页 |
·提高生活质量,增强治疗信心 | 第41页 |
·延缓复发时间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附录 | 第46-4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