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7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20页 |
·人力资本 | 第17-19页 |
·高新技术产业绩效 | 第19-20页 |
·本文结构安排、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20-21页 |
·本文结构安排 | 第20页 |
·本文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1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2章 人力资本对高新技术产业绩效的影响分析—理论分析 | 第22-30页 |
·人力资本对高新技术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 | 第22-25页 |
·人力资本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影响 | 第22-24页 |
·人力资本对高新技术企业绩效的作用 | 第24-25页 |
·人力资本对高新技术产业绩效的影响分析 | 第25-29页 |
·从人力资本特点角度分析 | 第25-26页 |
·从人力资本作用机制角度分析 | 第26-27页 |
·从人力资本类型角度分析 | 第27-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人力资本对高新技术产业绩效贡献计量模型的建立 | 第30-34页 |
·基础模型介诏 | 第30-31页 |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 第30页 |
·新经济增长模型 | 第30页 |
·有效劳动模型 | 第30-31页 |
·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 | 第31页 |
·人力资本对高新技术产业绩效贡献计量模型的建立 | 第31-33页 |
·人力资本内部性作用模型的建立 | 第31-32页 |
·人力资本外部性作用模型的建立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人力资本对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绩效的贡献分析 | 第34-60页 |
·河北省人力资本计量 | 第34-40页 |
·人力资本存量计量 | 第34-36页 |
·人力资本水平计量 | 第36-40页 |
·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绩效的衡量 | 第40-42页 |
·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绩效 | 第40-41页 |
·河北省物质资本计量 | 第41-42页 |
·人力资本对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绩效的贡献分析——回归分析 | 第42-45页 |
·人力资本对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绩效贡献的协整性分析 | 第45-54页 |
·平稳性检验 | 第45-49页 |
·因果关系检验 | 第49-52页 |
·协整性检验 | 第52-54页 |
·人力资本对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绩效的贡献率分析 | 第54-59页 |
·产出弹性的计算 | 第54-56页 |
·各要素贡献率的计算 | 第56-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提升人力资本促进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绩效的对策 | 第60-67页 |
·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人力资本存在问题分析 | 第60-62页 |
·人力资本存量较低 | 第60-61页 |
·河北省科技人才及高素质人才总量偏少 | 第61页 |
·人力资本分布不合理 | 第61页 |
·人力资本投资强度低 | 第61-62页 |
·人才流失和人才浪费严重 | 第62页 |
·提升人力资本促进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绩效的对策 | 第62-66页 |
·通过多元化的教育模式提高人力资本水平 | 第62-63页 |
·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 第63页 |
·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人才流动机制 | 第63页 |
·建立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人才资本培养机制 | 第63-64页 |
·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本发展机制 | 第64-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作者简介 | 第74-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