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嵌入式系统 | 第10-13页 |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及特点 | 第10-11页 |
·嵌入式系统硬件的实现途径 | 第11页 |
·微处理器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嵌入式Linux和软件开发理论 | 第12-13页 |
·开放式多媒体应用平台OMAP | 第13-14页 |
·OMAP技术提出的背景 | 第13页 |
·OMAP技术概述 | 第13-14页 |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系统硬件实现 | 第16-28页 |
·系统硬件结构 | 第16-17页 |
·处理器模块 | 第17-22页 |
·ARM子系统 | 第18-19页 |
·DSP子系统简介 | 第19-22页 |
·双核间通信方式 | 第22页 |
·数据存储模块 | 第22页 |
·音频信号预处理模块 | 第22-27页 |
·人机交互模块 | 第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系统软件实现方案 | 第28-43页 |
·OMAP软件技术 | 第28-29页 |
·OMAP软件体系结构 | 第28-29页 |
·使用片上DSP核 | 第29-32页 |
·DSP/BIOS Bridge | 第30页 |
·DSP/BIOS Link | 第30-32页 |
·音频延时系统软件结构 | 第32-33页 |
·主要功能模块的算法设计 | 第33-41页 |
·音频延时处理算法设计 | 第33-34页 |
·音效处理模块结构 | 第34-35页 |
·多频段音量增益控制 | 第35-38页 |
·频域滤波 | 第38-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四章 嵌入式Linux软件结构 | 第43-64页 |
·嵌入式Linux软件结构 | 第43-44页 |
·建立交叉编译环境 | 第44-45页 |
·BootLoader移植 | 第45-46页 |
·OMAP BootLoader的结构 | 第45-46页 |
·资源准备 | 第46页 |
·x-loader和u-boot编译 | 第46页 |
·Linux内核版本的选择和内核移植 | 第46-49页 |
·内核源码资源获取 | 第47页 |
·Linux内核裁剪 | 第47-48页 |
·内核编译 | 第48-49页 |
·建立根文件系统 | 第49-50页 |
·文件系统架构 | 第49页 |
·文件系统优化 | 第49-50页 |
·文件系统制作 | 第50页 |
·Linux设备驱动程序设计 | 第50-58页 |
·字符设备驱动程序实现 | 第51-56页 |
·音频设备驱动程序 | 第56-57页 |
·提高音频设备驱动程序性能 | 第57-58页 |
·应用程序设计 | 第58-63页 |
·人机交互线程 | 第59-60页 |
·音频数据实时处理线程 | 第60-63页 |
·线程状态监测线程 | 第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DSP核实现多频段音量增益控制和频域滤波 | 第64-70页 |
·通过DSP/BIOS Link使用片上DSP资源 | 第64-68页 |
·资源获取和安装 | 第65页 |
·配置编译环境 | 第65-66页 |
·编译 | 第66-67页 |
·配置目标系统运行环境 | 第67-68页 |
·DSP端应用程序流程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系统功能验证 | 第70-74页 |
·延时精度测试 | 第70-72页 |
·多频段音量增益控制和频域滤波效果测试 | 第72-74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总结 | 第74-75页 |
·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