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化学分析与鉴定论文

化学计量学辅助GC-MS用于辛夷挥发油化学成分和抗炎作用机制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5页
缩略词表第15-16页
前言第16-18页
 参考文献第17-18页
第一章 概述第18-31页
 1 辛夷研究简介第18-19页
   ·辛夷的来源及分布第18页
   ·辛夷的研究现状第18-19页
 2 基于二维数据的化学计量学研究简介第19-21页
   ·化学计量学简介第19页
   ·二维数据与化学计量学第19-20页
   ·化学计量学对二维数据解析方法简介第20-21页
 3 多元曲线分辨用于中药指纹图谱研究第21页
   ·中药指纹图谱简介第21页
   ·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法用于中药挥发油指纹图谱研究第21页
 4 代谢组学研究简介第21-23页
   ·代谢组学的概念第21-22页
   ·代谢组学的分析方法第22页
   ·代谢组学的数据处理方法第22-23页
   ·代谢组学的整合一体化第23页
 5 本课题研究的设计与思路第23-26页
 参考文献第26-31页
第二章 气相色谱程序升温条件的预测与优化第31-50页
 1 研究背景第31-33页
 2 理论部分第33-34页
 3 实验部分第34-46页
   ·仪器与材料第34页
   ·挥发油的提取第34-35页
   ·气相色谱条件第35页
   ·重复性考察第35页
   ·恒温及一阶程序升温条件下色谱峰保留时间的预测第35-39页
   ·二阶程序升温条件下色谱峰保留时间的预测第39-46页
 4 讨论第46-47页
   ·对方法原理的讨论第46页
   ·恒温和不同升温速率下目标色谱峰保留时间预测的结果分析第46页
   ·二阶程序升温条件下目标色谱峰保留时间进行预测的结果分析第46-47页
 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第三章 GC-MS 与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用于辛夷挥发油成分的测定第50-69页
 1 研究背景第50-51页
 2 HELP 解析方法理论基础第51页
 3 实验部分第51-52页
   ·试剂与材料第51页
   ·挥发油的提取第51-52页
   ·分析条件第52页
   ·数据分析第52页
 4 结果与讨论第52-66页
   ·程序升温条件的优化第52-53页
   ·辛夷挥发油成分定性分析第53-65页
   ·辛夷挥发油成分定量分析第65-66页
 5 本章小结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69页
第四章 GC-MS 与MCR-ALS 方法用于不同来源地辛夷挥发油成分的指纹图谱研究第69-80页
 1 研究背景第69页
 2 实验部分第69-71页
   ·试剂与材料第69页
   ·挥发油的提取第69-70页
   ·气-质联用分析条件第70页
   ·数据分析第70-71页
 3 结果与讨论第71-78页
   ·方法学考察第71页
   ·不同来源地辛夷挥发油的GC-MS 分析第71-72页
   ·MCR-ALS 用于解析多批重叠色谱峰第72-75页
   ·辛夷挥发油指纹图谱评价第75-78页
 4 本章小结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0页
第五章 气相色谱法用于大鼠血浆样品中1,8-桉叶素的定量分析及药代动力学研究第80-93页
 1 研究简介第80-81页
 2 SD 大鼠血浆样品中1,8-桉叶素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第81-86页
   ·材料与仪器第81页
   ·实验方法第81-82页
   ·方法学考察第82-85页
   ·讨论第85-86页
 3 1,8-桉叶素在SD 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第86-90页
   ·材料与仪器第86页
   ·实验方法第86-87页
   ·单剂量口服1,8-桉叶素在SD 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第87-89页
   ·讨论第89-90页
 4 本章小结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93页
第六章 辛夷挥发油对急性炎症大鼠模型抗炎作用的代谢组学研究第93-110页
 1 研究简介第93-94页
 2 实验部分第94-96页
   ·材料与仪器第94-95页
   ·实验方法第95-96页
 3 结果与讨论第96-105页
   ·辛夷挥发油抗炎作用的活性评价第96-97页
   ·GC-MS 的总离子流图及方法学考察第97-98页
   ·PCA 用于不同组的模式识别第98-99页
   ·炎症大鼠血浆代谢轮廓的特征及标志代谢物第99-101页
   ·辛夷挥发油对急性炎症大鼠血浆代谢轮廓的干预作用第101-103页
   ·基于代谢组学的辛夷挥发油抗炎机制初探第103-105页
 4 本章小结第105-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10页
第七章 结语第110-113页
综述 气相色谱-质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中药挥发油成分研究进展第113-122页
在读期间申请专利及发表论文情况第122-123页
致谢第123-124页
附录第124-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BR功能低下导致大鼠心梗预后不良的血管新生机制
下一篇:葱子防治心肌缺血的活性物质基础及其质量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