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物基础科学论文--药物化学论文--有机合成药物化学论文

2,5-二取代-1,3,4-噁二唑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8页
    1.1 前言第8页
    1.2 1,3,4-噁二唑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第8-13页
        1.2.1 双酰肼环化法第8-10页
        1.2.2 N-酰基肼的环化氧化反应第10页
        1.2.3 羧酸和酰肼一步合成第10-11页
        1.2.4 肼与正相酯的反应第11-12页
        1.2.5 肼与二硫化碳在碱性介质中的反应第12页
        1.2.6 四唑与盐酸或酸酐反应第12-13页
    1.3 1,3,4-噁二唑类衍生物的生物活性第13-26页
        1.3.1 抗菌活性第13-15页
        1.3.2 抗真菌活性第15-17页
        1.3.3 抗惊厥活性第17页
        1.3.4 抗炎活性第17-18页
        1.3.5 镇痛活性第18-19页
        1.3.6 抗肿瘤活性第19-21页
        1.3.7 抗病毒活性第21-23页
        1.3.8 抗高血压活性第23-24页
        1.3.9 酶抑制剂第24-26页
    1.4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第26-28页
第二章 2-(4-氨基苯)-5-取代基-1,3,4-噁二唑类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第28-40页
    2.1 实验设计第28页
    2.2 实验部分第28-29页
        2.2.1 实验仪器第28-29页
        2.2.2 实验试剂第29页
        2.2.3 FeO(OH)催化剂的合成第29页
    2.3 2-(4-氨基苯)-5-取代基-1,3,4-噁二唑类衍生物的合成第29-31页
        2.3.1 2-(4-硝基苯)-5-呋喃基-1,3,4-噁二唑的合成第29-30页
        2.3.2 2-(4-硝基苯)-5-取代苯基-1,3,4-噁二唑类衍生物的合成第30页
        2.3.3 2-(4-氨基苯)-5-呋喃基-1,3,4-噁二唑的合成第30页
        2.3.4 2-(4-氨基苯)-5-取代苯基-1,3,4-噁二唑类衍生物的合成第30-31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31-39页
        2.4.1 反应温度和时间对2,5-二取代-1,3,4-噁二唑类衍生物合环的影响第31页
        2.4.2 无溶剂合环法对底物的广泛性和适用性第31-32页
        2.4.3 2-(4-硝基苯)-5-取代基-1,3,4-噁二唑衍生物的结构表征第32-34页
        2.4.4 2-(4-硝基苯)-5-苯基-1,3,4-噁二唑还原反应的催化剂筛选第34-35页
        2.4.5 催化剂的量及反应时间对2-(4-硝基苯)-5-苯基-1,3,4-噁二唑还原反应的影响第35页
        2.4.6 新催化还原体系对2-(4-硝基苯)-5-取代基-1,3,4-噁二唑的适用性第35-36页
        2.4.7 2-(4-氨基苯)-5-取代基-1,3,4-噁二唑衍生物的结构表征第36-39页
    2.5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三章 2-取代联苯-5-[4-甲基(或4-溴)苯基]-1,3,4-噁二唑类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第40-54页
    3.1 2-取代联苯-5-[4-甲基(或4-溴)苯基]-1,3,4-噁二唑设计思路第40页
    3.2 实验部分第40-43页
        3.2.1 实验仪器第40-41页
        3.2.2 实验试剂第41页
        3.2.3 催化剂的合成第41-43页
    3.3 2-取代联苯-5-[4-甲基(或4-溴)苯基]-1,3,4-噁二唑类衍生物的合成第43-44页
        3.3.1 取代联苯-4-甲酸衍生物的合成第43-44页
        3.3.2 2-取代联苯-5-甲苯基(或溴苯)-1,3,4-噁二唑类衍生物的合成第44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44-52页
        3.4.1 联苯-4-甲酸Suzuki偶联反应的催化剂的筛选第44-45页
        3.4.2 催化剂的量和时间对联苯-4-甲酸Suzuki偶联反应的影响第45页
        3.4.3 碱的量和种类对Suzuki偶联反应的影响第45-46页
        3.4.4 新型催化体系对取代联苯-4-甲酸Suzuki偶联反应的适用性第46-47页
        3.4.5 取代联苯-4-甲酸的结构表征第47-48页
        3.4.6 2-氟取代联苯-5-[4-甲基(或4-溴)苯基]-1,3,4-噁二唑类衍生物第48-49页
        3.4.7 2-氟取代联苯-5-[4-甲基(或4-溴)苯基]-1,3,4-噁二唑类衍生物结构表征第49-52页
    3.5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四章 2,5-二取代-1,3,4-噁二唑类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第54-60页
    4.1 前言第54页
    4.2 实验材料第54-55页
        4.2.1 细胞株第54页
        4.2.2 实验试剂第54页
        4.2.3 实验仪器第54-55页
    4.3 实验方法第55-56页
        4.3.1 样品的配置第55页
        4.3.2 肿瘤细胞培养第55页
        4.3.3 药物抗肿瘤实验第55-56页
        4.3.4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第56页
    4.4 实验结果第56-60页
        4.4.1 目标产物对人源性肺癌细胞(A549)的生长抑制作用第56页
        4.4.2 目标产物对人肝母细胞瘤(HepG2)的生长抑制作用第56-57页
        4.4.3 目标产物对增殖表皮癌细胞(He La)的生长抑制作用第57页
        4.4.4 目标产物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生长抑制作用第57-60页
结论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70页
致谢第70-72页
附录核磁图谱1第72-79页
附录核磁图谱2第79-86页
附录核磁图谱3第86-100页
附录 高分辨质谱图谱第100-104页
作者简历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B-PDT对牙本质小管内粪肠球菌生物膜影响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稠合3-氨基-1,2,4-三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特发性肺纤维化活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