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3 研究述评 | 第15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6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5 可能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1.5.1 可能创新点 | 第16页 |
1.5.2 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第2章 农村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基本理论概述 | 第17-22页 |
2.1 农村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定义 | 第17页 |
2.2 农村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分类 | 第17-19页 |
2.2.1 按风险事件划分 | 第17-18页 |
2.2.2 按发生风险的部门和流程划分 | 第18页 |
2.2.3 按经营环境的特殊性划分 | 第18-19页 |
2.3 农村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主要特征 | 第19-20页 |
2.3.1 内生性为主 | 第19页 |
2.3.2 业务涵盖范围广 | 第19-20页 |
2.3.3 风险度量难度大 | 第20页 |
2.4 农村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相关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2.4.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0页 |
2.4.2 内部控制理论 | 第20-21页 |
2.4.3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第21-22页 |
第3章 M农村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2-34页 |
3.1 M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现状概况 | 第22-25页 |
3.1.1 发展历程 | 第22页 |
3.1.2 机构设置及组织架构 | 第22-24页 |
3.1.3 业务情况 | 第24-25页 |
3.2 M农村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现状 | 第25-29页 |
3.2.1 内部欺诈与外部欺诈为当前主要损失类型 | 第25-26页 |
3.2.2 人员因和外部因素为操作风险主要影响因素 | 第26页 |
3.2.3 银行内部人员为操作风险事件主要涉案人员 | 第26-27页 |
3.2.4 对信贷业务的操作风险管理薄弱 | 第27-28页 |
3.2.5 近几年案件发生频率总体有所降低 | 第28-29页 |
3.2.6 基本形成了一套操作风险管理体系 | 第29页 |
3.3 M农村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29-34页 |
3.3.1 员工素质偏低且风险意识薄弱 | 第29-30页 |
3.3.2 操作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 | 第30页 |
3.3.3 组织结构不合理 | 第30-31页 |
3.3.4 系统技术不完善 | 第31-32页 |
3.3.5 内控制度执行不利和内部损失数据缺失 | 第32-34页 |
第4章 国外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经验及启示 | 第34-39页 |
4.1 国外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经验 | 第34-36页 |
4.1.1 美国摩根大通银行经验 | 第34-35页 |
4.1.2 英国汇丰银行经验 | 第35-36页 |
4.2 国外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启示 | 第36-39页 |
4.2.1 建立清晰的操作风险组织结构 | 第37页 |
4.2.2 要建立健全操作风险管理体系 | 第37页 |
4.2.3 建立及时、准确的损失报告制度 | 第37页 |
4.2.4 重视开发风险控制自我评估体系 | 第37-39页 |
第5章 完善M农村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防范的具体对策 | 第39-46页 |
5.1 培养员工自觉防范操作风险的意识 | 第39-40页 |
5.1.1 加强员工自身防范意识 | 第39页 |
5.1.2 提高员工的监督意识 | 第39-40页 |
5.2 健全M农村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防范管理体系 | 第40-41页 |
5.2.1 加强操作风险管理文化建设 | 第40页 |
5.2.2 建立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 第40-41页 |
5.3 健全操作风险管理组织和流程体系 | 第41-43页 |
5.4 升级系统功能以防范操作风险 | 第43-44页 |
5.4.1 升级计算机系统功能 | 第43-44页 |
5.4.2 完善关键风险指标监测体系 | 第44页 |
5.4.3 开发和应用先进度量模型 | 第44页 |
5.5 完善内控机制并建立损失数据库 | 第44-46页 |
5.5.1 完善内部控制机制 | 第44-45页 |
5.5.2 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 | 第45页 |
5.5.3 建立操作风险损失数据库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作者简介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