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1 次同步振荡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次同步振荡实时监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3 次同步谐振的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基于同步挤压小波变换的次同步振荡模态参数辨识 | 第18-37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同步挤压小波变换(SST)原理 | 第18-19页 |
2.2.1 SST正变换 | 第18-19页 |
2.2.2 SST逆变换 | 第19页 |
2.3 自动识别算法判断模态趋势 | 第19-20页 |
2.4 基于SST的次同步振荡模态参数辨识的步骤 | 第20-22页 |
2.5 SST的性能分析 | 第22-30页 |
2.5.1 仿真信号的SST分析 | 第22-25页 |
2.5.2 SST的抗噪性分析 | 第25-27页 |
2.5.3 SST的抗模态混叠能力分析 | 第27-28页 |
2.5.4 SST和EMD比较分析 | 第28-30页 |
2.6 仿真和实例分析 | 第30-36页 |
2.6.1 IEEE第一标准模型仿真分析 | 第30-32页 |
2.6.2 5机系统仿真模型分析 | 第32-34页 |
2.6.3 锦界电厂串补输电系统算例分析 | 第34-36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基于朴素贝叶斯和同步提取变换的次同步振荡在线监测 | 第37-50页 |
3.1 引言 | 第37-38页 |
3.2 同步提取变换(SET)原理 | 第38-41页 |
3.2.1 SET正变换 | 第38页 |
3.2.2 SET逆变换 | 第38页 |
3.2.3 SET和 SST的性能比较 | 第38-41页 |
3.3 朴素贝叶斯(NB) | 第41-43页 |
3.3.1 朴素贝叶斯理论 | 第41-42页 |
3.3.2 朴素贝叶斯应用于次同步振荡分析 | 第42-43页 |
3.4 应用SET和 NB的次同步振荡在线监测步骤 | 第43-44页 |
3.4.1 PMU监测数据处理 | 第43页 |
3.4.2 SET-NB的次同步振荡监测流程 | 第43-44页 |
3.5 算例分析和应用 | 第44-49页 |
3.5.1 NB分类器测试 | 第44-46页 |
3.5.2 仿真分析和应用 | 第46-48页 |
3.5.3 实例分析和应用验证 | 第48-4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基于朴素贝叶斯和模态分析法的次同步谐振评估 | 第50-60页 |
4.1 引言 | 第50-51页 |
4.2 模态分析法原理 | 第51-52页 |
4.3 NB对模态分析法的改进 | 第52-53页 |
4.4 结合NB的模态分析法的次同步谐振评估算法步骤 | 第53-54页 |
4.5 算例和仿真验证 | 第54-59页 |
4.5.1 模态分析测试 | 第54-55页 |
4.5.2 NB分类器测试 | 第55-57页 |
4.5.3 6机11节点系统仿真验证 | 第57-5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