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30页 |
1.1 能源结构及概况 | 第14-18页 |
1.2 煤热化学转化方法 | 第18-19页 |
1.2.1 煤热解 | 第18页 |
1.2.2 煤气化 | 第18-19页 |
1.2.3 煤液化 | 第19页 |
1.2.4 煤燃烧 | 第19页 |
1.3 煤热解研究概述 | 第19-24页 |
1.3.1 影响煤热解的因素 | 第20-22页 |
1.3.2 煤热解研究的方法和技术 | 第22-24页 |
1.4 本论文研究工作的目标和意义 | 第24-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30页 |
第2章 实验装置和方法 | 第30-38页 |
2.1 热解/光电离质谱(Py-PI-MS) | 第30-34页 |
2.1.1 热解装置 | 第30-32页 |
2.1.2 光电离方式 | 第32-34页 |
2.1.3 飞行时间质谱 | 第34页 |
2.2 本工作所使用的传统分析方法 | 第34-36页 |
2.2.1 热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TG-FTIR) | 第34-35页 |
2.2.2 热解-气/质联用(Py-GC/MS) | 第35页 |
2.2.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红外(FTIR)分析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第3章 烟煤的热解研究 | 第38-58页 |
3.1 引言 | 第38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8-39页 |
3.2.1 样品 | 第38页 |
3.2.2 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 第38页 |
3.2.3 Py-PI-MS分析 | 第38-3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9-55页 |
3.3.1 烟煤的热解研究 | 第39-47页 |
3.3.1.1 温度对烟煤热解的影响 | 第40-43页 |
3.3.1.2 升温速率对烟煤热解的影响 | 第43-47页 |
3.3.2 烟煤的氧化研究 | 第47-52页 |
3.3.3 烟煤的还原研究 | 第52-5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第4章 不同粒径烟煤的热解研究 | 第58-72页 |
4.1 引言 | 第58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8-59页 |
4.2.1 样品 | 第58页 |
4.2.2 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 第58页 |
4.2.3 热重分析 | 第58-59页 |
4.2.4 Py-PI-MS分析 | 第59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9-68页 |
4.3.1 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 第59-60页 |
4.3.2 热重分析 | 第60-61页 |
4.3.3 Py-PI-MS分析 | 第61-68页 |
4.3.3.1 热解产物累加谱 | 第61-63页 |
4.3.3.2 热解产物随时间变化谱 | 第63-64页 |
4.3.3.3 热解产物随温度变化谱 | 第64-67页 |
4.3.3.4 挥发性产物的释放机制 | 第67-6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第5章 烟煤的催化热解研究 | 第72-84页 |
5.1 引言 | 第72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72-74页 |
5.2.1 样品 | 第72-73页 |
5.2.2 元素分析和工业分析 | 第73页 |
5.2.3 热重分析 | 第73页 |
5.2.4 Py-PI-MS分析 | 第73-74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74-81页 |
5.3.1 TG分析 | 第74-76页 |
5.3.2 热解产物归属 | 第76-78页 |
5.3.3 温度对热解的影响 | 第78-79页 |
5.3.4 热解产物随时间变化谱 | 第79-8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4页 |
第6章 高硫煤的热解研究 | 第84-102页 |
6.1 引言 | 第84-85页 |
6.2 实验部分 | 第85-86页 |
6.2.1 样品 | 第85页 |
6.2.2 TG-FTIR分析 | 第85页 |
6.2.3 Py-PI-MS分析 | 第85-86页 |
6.2.4 XPS分析 | 第86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86-99页 |
6.3.1 TG-FTIR分析 | 第86-87页 |
6.3.2 热解产物归属 | 第87-90页 |
6.3.3 含硫产物随时间变化谱 | 第90-92页 |
6.3.4 含硫产物随温度变化谱 | 第92-93页 |
6.3.5 黄铁矿热解分析 | 第93-96页 |
6.3.6 XPS分析 | 第96-97页 |
6.3.7 硫的转化过程 | 第97-99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2页 |
第7章 煤/松木共热解探究 | 第102-118页 |
7.1 引言 | 第102页 |
7.2 实验部分 | 第102-103页 |
7.2.1 样品 | 第102-103页 |
7.2.2 Py-PI-MS分析 | 第103页 |
7.3 结果与讨论 | 第103-113页 |
7.3.1 热解产物归属 | 第103-107页 |
7.3.2 协同效应的探究 | 第107-113页 |
7.3.2.1 共热解产物释放量 | 第107-110页 |
7.3.2.2 共热解产物释放速率 | 第110-113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113-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1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18-122页 |
致谢 | 第122-12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126-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