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论文--生物评价、生态评价论文

滇东南典型岩溶湿地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1 前言第13-21页
    1.1 选题背景第13-14页
    1.2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1 选题依据第14页
        1.2.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8页
        1.3.1 岩溶湿地研究进展第15-16页
        1.3.2 岩溶湿地生态脆弱性研究进展第16-17页
        1.3.3 生态脆弱性研究中的不足第17-18页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8-21页
        1.4.1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4.2 技术路线第19-21页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第21-39页
    2.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获取第21-27页
        2.1.1 自然地理概况第21-22页
        2.1.2 资源地理概况第22页
        2.1.3 社会经济概况第22-23页
        2.1.4 数据源及数据预处理第23-27页
    2.2 研究方法第27-39页
        2.2.1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计算第27-28页
        2.2.2 景观格局指数计算第28-29页
        2.2.3 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第29-31页
        2.2.4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第31-36页
        2.2.5 熵突变模型第36-39页
3 岩溶湿地流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预测第39-52页
    3.1 岩溶湿地流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第39-45页
        3.1.1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第39-42页
        3.1.2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变化第42-44页
        3.1.3 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第44-45页
    3.2 岩溶湿地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预测第45-50页
        3.2.1 预测模型验证第45-46页
        3.2.2 不同情景方案设计第46-47页
        3.2.3 不同情景方案预测第47-50页
    3.3 讨论第50-51页
    3.4 小结第51-52页
4 岩溶湿地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及生态风险演变第52-67页
    4.1 岩溶湿地流域景观格局变化第52-59页
        4.1.1 景观格局指数分析第52-56页
        4.1.2 景观类型破碎度变化第56-58页
        4.1.3 景观损失度变化第58-59页
    4.2 岩溶湿地流域生态风险演变第59-65页
        4.2.1 生态风险时间演变特征第59-61页
        4.2.2 生态风险空间演变特征第61-65页
    4.3 讨论第65-66页
    4.4 小结第66-67页
5 岩溶湿地流域生态脆弱性时空演变及突变第67-75页
    5.1 岩溶湿地流域生态脆弱性时空演变第67-71页
        5.1.1 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第67-68页
        5.1.2 生态脆弱性时空演变第68-71页
    5.2 岩溶湿地流域生态脆弱性突变第71-73页
        5.2.1 生态脆弱性显现条件确定第71页
        5.2.2 生态脆弱性的时间突变第71-73页
    5.3 讨论第73页
    5.4 小结第73-75页
6 岩溶湿地流域生态脆弱性驱动机制第75-79页
    6.1 土地利用类型第75页
    6.2 景观格局第75页
    6.3 污染净化第75-77页
    6.4 社会经济发展第77-79页
7 结论与展望第79-82页
    7.1 研究结论第79-80页
    7.2 研究特色与展望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9页
个人简介第89-90页
导师简介第90-91页
获得成果目录第91-93页
致谢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元阳梯田生态系统水体氮素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下一篇:胶合木声发射信号及其传播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