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表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2 大肠杆菌的致病机制 | 第11-12页 |
3 F4ac型产肠毒素大肠杆菌 | 第12-13页 |
3.1 F4ac型产肠毒素大肠杆菌 | 第12-13页 |
3.2 肠毒素 | 第13页 |
4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受体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4.1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受体基因的定位研究 | 第13-14页 |
4.2 菌毛蛋白F4受体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4页 |
5 SNP检测方法 | 第14-15页 |
6 定点突变技术 | 第15-16页 |
7 酿酒酵母表达系统 | 第16页 |
8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8-49页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试剂 | 第18-26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18页 |
1.2 实验仪器 | 第18-19页 |
1.3 实验试剂 | 第19-20页 |
1.4 试剂的配制 | 第20-26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6-43页 |
2.1 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检测 | 第26-27页 |
2.2 MUC13基因内含子7的AS-PCR检测 | 第27-29页 |
2.3 目的DNA片段的克隆转化 | 第29-34页 |
2.4 MUC13基因所有外显子SNP位点的检测 | 第34-35页 |
2.5 黏附实验 | 第35-38页 |
2.6 小肠组织RNA的提取及检测 | 第38-39页 |
2.7 猪小肠cDNA的合成及MUC13基因mRNA的扩增 | 第39-40页 |
2.8 ETECF4ac受体基因MUC13外显子6变异位点定点突变 | 第40-41页 |
2.9 ETECF4ac受体基因MUC13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1-43页 |
3 重组质粒pYES3-CT-MUC13的诱导表达 | 第43-49页 |
3.1 重组蛋白MUC13-Thr/MUC13-Ser的提取及检测 | 第44-48页 |
3.2 流式细胞术检测重组蛋白MUC13-Thr/MUC13-Ser与ETEC F4ac的结合 | 第48-49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49-72页 |
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49页 |
2 ETECF4ac受体基因MUC13位点基因型分析 | 第49-58页 |
2.1 ETECF4ac受体基因MUC13内含子7候选SNP位点检测 | 第49-53页 |
2.2 ETECF4ac受体基因MUC13外显子SNP位点分析 | 第53-56页 |
2.3 ETECF4ac受体基因MUC13两个SNP位点相关特异性分析 | 第56-58页 |
3 黏附实验 | 第58-59页 |
4 重组质粒PYES3-CT-MUC13表达载体构建及表达 | 第59-69页 |
4.1 大白猪小肠及MUC13基因编码区的扩增 | 第59-61页 |
4.2 ETECF4ac受体MUC13基因外显子6定点突变 | 第61-62页 |
4.3 ETECF4ac受体MUC13基因酵母表达载体构建 | 第62-66页 |
4.4 重组质粒pYES3-CT-MUC13的诱导表达及检测 | 第66-68页 |
4.5 MUC13-Thr/MUC13-Ser蛋白分析 | 第68-69页 |
5 流式细胞术检测MUC13-Thr/MUC13-Ser蛋白与ETECF4ac菌的结合 | 第69-72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72-77页 |
1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F4ac与仔猪腹泻 | 第72-74页 |
2 ETECF4ac受体基因MUC13的内含子与外显子遗传特异性分析 | 第74-75页 |
3 酿酒酵母的表达分析 | 第75页 |
4 ETECF4ac受体基因MUC13编码蛋白对猪抗腹泻性状影响分析 | 第75-77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致谢 | 第82-84页 |
附录 | 第84-92页 |
论文资助 | 第92页 |
在校期间已发表的文章 | 第92页 |
在校期间获得的奖励 | 第92-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