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36页 |
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6-18页 |
·选题背景 | 第16-17页 |
·选题意义 | 第17-18页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0-2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25页 |
3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25-31页 |
·农户 | 第25-26页 |
·农户经济行为 | 第26-28页 |
·农户融资 | 第28-29页 |
·农户融资特征 | 第29-31页 |
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篇章结构 | 第31-34页 |
·研究思路 | 第31-32页 |
·研究方法 | 第32-33页 |
·篇章结构 | 第33-34页 |
5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34-36页 |
·创新点 | 第35页 |
·不足之处 | 第35-36页 |
第二章 农户融资的理论基础 | 第36-48页 |
1 金融发展理论 | 第36-41页 |
·早期的金融与经济发展理论 | 第36-37页 |
·金融结构理论 | 第37-38页 |
·金融深化理论 | 第38-39页 |
·金融约束理论 | 第39-40页 |
·金融创新理论 | 第40页 |
·普惠金融理论 | 第40-41页 |
2 农村金融理论 | 第41-43页 |
·农业信贷补贴论 | 第41-42页 |
·农村金融市场论 | 第42-43页 |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 第43页 |
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43-45页 |
·逆向选择 | 第44-45页 |
·道德风险 | 第45页 |
4 交易成本理论 | 第45-46页 |
5 不完全契约理论 | 第46-48页 |
第三章 农户融资重要性:基于农户融资与农业增长、减贫的实证分析 | 第48-57页 |
1 我国农户融资、农业增长和减贫情况 | 第48-51页 |
2 农户融资与农业增长的因果关系分析 | 第51-55页 |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 第52页 |
·数据平稳性分析 | 第52-53页 |
·变量的协整分析 | 第53-54页 |
·两变量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54-55页 |
3 农户融资对农业增长和减贫的贡献分析 | 第55-56页 |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 第55页 |
·模型和结果 | 第55-56页 |
4 结论 | 第56-57页 |
第四章 农户融资现状分析——以湖南省QY县为例 | 第57-75页 |
1 样本县农户基本情况 | 第58-60页 |
·农户家庭年收入分布总体呈倒"U"形 | 第58页 |
·农户家庭总支出的主要为生活性支出 | 第58-59页 |
·兼业农户成为目前农户类型的主要形式 | 第59-60页 |
2 农户融资意愿分析 | 第60-61页 |
3 农户融资目的分析 | 第61-64页 |
4 农户融资渠道分析 | 第64-68页 |
·内源性融资渠道 | 第65页 |
·外源性融资渠道 | 第65-68页 |
5 农户融资风险分析 | 第68-71页 |
·农户融资中自然灾害风险 | 第68-69页 |
·农户融资中思想认识风险 | 第69页 |
·农户融资中农村金融机构的管理操作风险 | 第69页 |
·农户融资中无抵押担保的风险 | 第69-70页 |
·农户融资中民间金融组织的政策与经营风险 | 第70-71页 |
6 农户融资效应分析 | 第71-75页 |
·融资服务有效地增加农户收入,改善农户家庭经济状况 | 第71页 |
·融资服务增强农户信用意识,参与改革意愿与动力不断加强 | 第71-72页 |
·融资服务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减少农村失业 | 第72-73页 |
·融资服务有利于妇女参与家庭决策,并提高其社会地位 | 第73页 |
·农户获得融资服务,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 第73-75页 |
第五章 农户融资困境的表现分析 | 第75-83页 |
1 农户向正规金融融资困境的表现 | 第75-81页 |
·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不足 | 第75-76页 |
·农户获贷率还比较低 | 第76-77页 |
·贷款手续多 | 第77-78页 |
·贷款期限不合理 | 第78页 |
·贷款需要实物抵押 | 第78-79页 |
·贷款成本偏高 | 第79页 |
·农户单笔融资数额小、零散 | 第79-81页 |
2 农户向民间金融融资困境的表现 | 第81-83页 |
·民间融资规模有限 | 第81页 |
·民间融资的隐形成本高 | 第81-83页 |
第六章 农户自身禀赋状况对农户融资影响分析 | 第83-104页 |
1 研究假设及模型的选择 | 第84-89页 |
·研究假设 | 第84-87页 |
·模型的选择及解释变量说明 | 第87-89页 |
2 数据来源及分析 | 第89-98页 |
·样本描述 | 第89-93页 |
·结果分析 | 第93-98页 |
3 造成农户融资困境的农户自身原因 | 第98-104页 |
·农户贷款抵押缺失、信贷能力不足 | 第98页 |
·农户贷款成本和交易成本太高 | 第98-99页 |
·农民生产经营效益低、风险大 | 第99-101页 |
·农户创收能力弱 | 第101-102页 |
·农户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政策缺乏充分的认识 | 第102-103页 |
·农户对获得贷款缺乏信心 | 第103-104页 |
第七章 农户融资面临的农村金融体系分析 | 第104-128页 |
1 正规农村金融 | 第105-119页 |
·中国农业银行 | 第105-108页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 第108-109页 |
·农村信用社 | 第109-112页 |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 第112-117页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 第117-119页 |
2 非(准)正规金融 | 第119-121页 |
·准正规金融 | 第119-120页 |
·非正规金融 | 第120-121页 |
3 当前农村金融体系对农户融资造成的影响 | 第121-123页 |
·融资供给的相对单一性,难以满足农户融资的多样化的需求 | 第121-122页 |
·目前农村金融体系造成农村资金外流,加剧农户融资困境 | 第122页 |
·缺乏有效监管与法律制度,给农户融资增加潜在的金融风险 | 第122-123页 |
4 造成农户融资困境的金融环境原因 | 第123-128页 |
·农村金融组织结构功能定位不明,存在缺陷 | 第123-124页 |
·当前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相对滞后,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 | 第124-125页 |
·农村金融企业的社会责任缺失 | 第125-126页 |
·民间金融发展不完善 | 第126-128页 |
第八章 农户融资面临的外部环境分析 | 第128-142页 |
1 政府政策环境 | 第128-130页 |
2 法律法规环境 | 第130-134页 |
·各部门出台部门规章与法例条文,有利于缓解农户融资困境 | 第130-132页 |
·目前农村地区还是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来保护农户融资活动 | 第132-134页 |
3 农村信用体系 | 第134-137页 |
·进行农户信用评级,建立农户信用档案 | 第135页 |
·农户信用评级的意义 | 第135-136页 |
·当前缺乏完整的农户信用档案,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缓慢 | 第136-137页 |
4 农业保险体系 | 第137-140页 |
·农业保险在农村地区的发展过程 | 第137-138页 |
·当前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138-140页 |
5 其他外部环境 | 第140-142页 |
·农村担保体系 | 第140-141页 |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 第141-142页 |
第九章 化解农户融资困境的对策建议 | 第142-158页 |
1 针对农户自身原因,化解农户融资困境 | 第142-144页 |
·完善贷款抵押方式,增加农户信贷能力建设 | 第142页 |
·采取各种措施增加农户收入,提高农户自身积累 | 第142-143页 |
·提高农户受教育水平,加强金融知识宣传 | 第143-144页 |
2 针对金融原因,化解农户融资困境 | 第144-149页 |
·发育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 第144-145页 |
·深化改革,强化风险管理,加强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 第145-146页 |
·正确引导民间资本活动开展,承认民间金融合法性与合理性 | 第146-149页 |
3 针对外部原因,化解农户融资困境 | 第149-158页 |
·加强农村金融法制建设 | 第149-150页 |
·加强农村金融机构的农户信用体系建设 | 第150-152页 |
·创新农户融资担保机制 | 第152-155页 |
·建立农业保险体系,构建风险保障制度 | 第155-156页 |
·加大政府资金投入与政策引导 | 第156-158页 |
参考文献 | 第158-166页 |
致谢 | 第166-167页 |
个人简历 | 第167-169页 |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第1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