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1 绪论 | 第13-21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8页 |
1.2.3 研究评述 | 第18-19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2 公安综合情报工作概述 | 第21-24页 |
2.1 公安综合情报部门的建立 | 第21页 |
2.2 公安综合情报部门的职能 | 第21-22页 |
2.3 公安综合情报工作的运转模式 | 第22页 |
2.4 公安综合情报工作现状评析 | 第22-24页 |
3 情指一体化:公安综合情报工作的发展方向 | 第24-27页 |
3.1 情指一体化的基本含义 | 第24页 |
3.2 情指一体化工作模式的特点 | 第24-25页 |
3.2.1 情指融合 | 第24-25页 |
3.2.2 情指联动 | 第25页 |
3.3 实行情指一体化工作模式的意义 | 第25-27页 |
3.3.1 有利于信息归口、提高信息质量 | 第25页 |
3.3.2 有利于职能整合、发展核心业务 | 第25-26页 |
3.3.3 有利于产品落地、提高实战水平 | 第26页 |
3.3.4 有利于综合管理、优化资源配置 | 第26-27页 |
4 协同论:公安机关情指一体化工作机制的理论基础 | 第27-32页 |
4.1 协同论的产生与发展 | 第27页 |
4.2 协同论的基本内涵 | 第27-30页 |
4.2.1 开放系统 | 第28页 |
4.2.2 协同效应原理 | 第28页 |
4.2.3 自组织原理 | 第28-29页 |
4.2.4 支配原理 | 第29-30页 |
4.3 协同论在公安机关情指一体化工作机制研究中的适用性 | 第30-32页 |
4.3.1 公安机关内部组织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系统 | 第30页 |
4.3.2 协同效应是发挥情指一体化功能的关键 | 第30-31页 |
4.3.3 自组织是情指一体化自我完善的根本途径 | 第31页 |
4.3.4 支配原理是构建情指一体化的核心准则 | 第31页 |
4.3.5 形成情指一体化协同工作机制势在必行 | 第31-32页 |
5 “情指一体化”的实践探索 | 第32-37页 |
5.1 公安机关情指一体化现状概述 | 第32-33页 |
5.2 公安机关情指一体化个案分析——以武汉市公安局硚口分局为例 | 第33-35页 |
5.2.1 硚口分局情指中心的发展概况 | 第33-34页 |
5.2.2 个案评析 | 第34-35页 |
5.3 情指一体化的发展瓶颈 | 第35-37页 |
5.3.1 部门隔阂尚未打破 | 第35页 |
5.3.2 协同业务范围较小 | 第35-36页 |
5.3.3 协同工作机制单一 | 第36页 |
5.3.4 协同保障措施缺位 | 第36-37页 |
6 基于协同论的“情指一体化”构建设想 | 第37-54页 |
6.1 构建情指一体化的基本原则 | 第37-39页 |
6.1.1 适应工作需求 | 第37页 |
6.1.2 调和利益冲突 | 第37-38页 |
6.1.3 确保规范运行 | 第38页 |
6.1.4 紧密沟通协作 | 第38页 |
6.1.5 增强自组织性 | 第38-39页 |
6.1.6 形成共同目标 | 第39页 |
6.2 情指一体化的结构框架 | 第39-42页 |
6.2.1 组织结构 | 第40页 |
6.2.2 权限结构 | 第40-41页 |
6.2.3 职能结构 | 第41-42页 |
6.3 情指一体化的运行模式 | 第42-49页 |
6.3.1 情指一体化的运行载体:情指中心大厅 | 第42-44页 |
6.3.2 情指一体化的工作机制 | 第44-49页 |
6.4 情指一体化保障机制 | 第49-54页 |
6.4.1 信息搜集管理保障机制 | 第49-50页 |
6.4.2 情报分析研判保障机制 | 第50-51页 |
6.4.3 情报落地应用保障机制 | 第51-52页 |
6.4.4 情报督导管理保障机制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