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2.1 关于企业战略管理的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2.2 关于智慧企业的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1.3 研究路线 | 第15-17页 |
1.3.1 本文的研究路线 | 第15页 |
1.3.2 本文的基本框架 | 第15-17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2章 智慧企业战略相关理论研究 | 第18-25页 |
2.1 企业战略相关理论 | 第18-20页 |
2.1.1 战略、企业战略、企业战略管理的涵义 | 第18-19页 |
2.1.2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第19页 |
2.1.3 公司治理理论 | 第19-20页 |
2.1.4 霍尔三维结构 | 第20页 |
2.2 智慧企业基本分析 | 第20-24页 |
2.2.1 智慧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区别 | 第20-22页 |
2.2.2 智慧企业的提出背景 | 第22页 |
2.2.3 智慧企业的核心定义 | 第22-2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大渡河水电企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25-35页 |
3.1 企业概述 | 第25页 |
3.2 水电企业发展外部环境分析 | 第25-26页 |
3.3 水力发电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 第26-27页 |
3.4 水力发电企业战略现状 | 第27-29页 |
3.5 水力发电企业智慧化建设现状 | 第29-30页 |
3.6 大渡河智慧型水力发电企发展现状分析 | 第30-33页 |
3.7 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 第33-34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大渡河智慧型水力发电企业战略分析 | 第35-48页 |
4.1 对大渡河智慧型水力发电企业战略进行PESTEL分析 | 第35-37页 |
4.2 对大渡河智慧型水力发电企业战略进行SWOT分析 | 第37-47页 |
4.2.1 大渡河公司建设智慧型水力发电企业所面临的竞争优势分析(S) | 第37-39页 |
4.2.2 大渡河公司建设智慧型水力发电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劣势分析(W) | 第39-40页 |
4.2.3 大渡河公司建设智慧型水力发电企业所面临的发展机会分析(O) | 第40-42页 |
4.2.4 大渡河公司建设智慧型水力发电企业所面临的威胁分析(T) | 第42-46页 |
4.2.5 大渡河公司建设智慧型水力发电企业所面临的战略选择分析 | 第46-4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大渡河智慧型水力发电企业战略的实施保障与评价 | 第48-71页 |
5.1 大渡河智慧型水力发电企业战略目标的实施 | 第48-50页 |
5.1.1 细化大渡河智慧型水力发电企业战略目标 | 第48-49页 |
5.1.2 落实大渡河智慧型水力发电企业总体目标及建设路径 | 第49页 |
5.1.3 构建大渡河智慧型水力发电企业总体架构 | 第49页 |
5.1.4 明确大渡河智慧型水力发电企业战略实施路径 | 第49-50页 |
5.2 大渡河智慧型水力发电企业战略建设具体措施 | 第50-55页 |
5.2.1 以大金源为主体进行战略支撑,做强做大市场性一元 | 第50-51页 |
5.2.2 努力实现股权多元,为主体开展流域重组提供保障 | 第51-52页 |
5.2.3 进行业务拓展,开拓其他业务市场 | 第52-55页 |
5.3 大渡河智慧型水电企业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 第55-58页 |
5.4 大渡河智慧型水电企业成果展望 | 第58-59页 |
5.5 战略综合评价 | 第59-70页 |
5.5.1 战略评估的意义 | 第60页 |
5.5.2 战略评估的原则 | 第60页 |
5.5.3 大渡河智慧型水力发电企业OMART战略评价模型指标体系 | 第60-62页 |
5.5.4 基于AHP分析法对战略评价指标体系权重指标分析 | 第62-66页 |
5.5.5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智慧企业战略评价指标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 | 第66-70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作者简介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