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金湖自然湿地鹤类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研究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1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 第15-16页 |
1.2.2 鹤类的研究 | 第16-17页 |
1.2.3 土地利用变化与鹤类 | 第17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21-25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第21-23页 |
2.1.1 地理区位 | 第21-22页 |
2.1.2 气候条件 | 第22页 |
2.1.3 自然资源 | 第22页 |
2.1.4 土壤与植被 | 第22-23页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3-24页 |
2.2.1 人口概况 | 第23页 |
2.2.2 交通条件 | 第23页 |
2.2.3 经济发展概况 | 第23-2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升金湖自然湿地土地利用信息提取 | 第25-34页 |
3.1 数据选取 | 第25页 |
3.2 遥感数据预处理 | 第25-27页 |
3.2.1 波段融合 | 第25-26页 |
3.2.2 几何校正 | 第26-27页 |
3.2.3 影像裁剪 | 第27页 |
3.2.4 影像增强 | 第27页 |
3.3 确立湿地分类方案 | 第27-28页 |
3.4 解译标志的建立 | 第28-29页 |
3.5 分类方法研究 | 第29-31页 |
3.6 升金湖自然湿地土地利用信息提取 | 第31-33页 |
3.6.1 升金湖自然湿地土地利用分布图 | 第31-33页 |
3.6.2 分类精度验证 | 第33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升金湖自然湿地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 第34-46页 |
4.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第34-38页 |
4.1.2 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分析 | 第36页 |
4.1.3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 | 第36-38页 |
4.2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动态变化 | 第38-45页 |
4.2.1 景观指数选取 | 第38-40页 |
4.2.2 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第40-43页 |
4.2.2.1 斑块类型水平指数变化分析 | 第40-41页 |
4.2.2.2 景观水平指数变化分析 | 第41-43页 |
4.2.3 景观格局转化率计算 | 第43-4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升金湖鹤类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 第46-59页 |
5.1 鹤类越冬地及数量调查 | 第46-48页 |
5.1.1 主要栖息地调查 | 第46-47页 |
5.1.2 鹤类越冬分布及数量变化 | 第47-48页 |
5.2 升金湖鸟类栖息地分析 | 第48-51页 |
5.2.1 不同土地类型鸟类多样性 | 第48-49页 |
5.2.2 鸟类生境因子特征分析 | 第49-51页 |
5.3 土地利用变化对鹤类的影响 | 第51-55页 |
5.3.1 灰色关联分析模型 | 第51页 |
5.3.2 鹤类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联分析 | 第51-55页 |
5.4 影响鹤类的社会、自然因素分析 | 第55-57页 |
5.5 升金湖自然湿地鹤类保护对策 | 第57-5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9-61页 |
6.1 结论 | 第59-60页 |
6.2 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8页 |
附录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