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1.2.1 宏观角度对贸易增加值问题的研究 | 第12-16页 |
1.2.2 微观角度对贸易增加值问题的研究 | 第16-17页 |
1.2.3 总体评述 | 第17-18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9页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19-21页 |
第2章 贸易增加值定义与计算分析方法 | 第21-26页 |
2.1 贸易增加值定义及相关概念 | 第21-22页 |
2.1.1 贸易增加值定义 | 第21页 |
2.1.2 贸易增加值的相关概念 | 第21-22页 |
2.2 贸易增加值计算方法——投入产出法 | 第22-24页 |
2.2.1 投入产出分析方法 | 第22页 |
2.2.2 投入产出表 | 第22-23页 |
2.2.3 相关指标 | 第23-24页 |
2.3 出口贸易增加值分析方法——LMDI(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 | 第24-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山东省出口贸易现状分析 | 第26-35页 |
3.1 山东省出口贸易总体发展现状 | 第26-30页 |
3.1.1 山东省出口贸易规模分析 | 第26-27页 |
3.1.2 山东省出口贸易产品结构分析 | 第27-28页 |
3.1.3 山东省出口贸易方式分析 | 第28-30页 |
3.2 山东省各部门出口贸易发展现状 | 第30-34页 |
3.2.1 山东省各部门出口规模分析 | 第30-32页 |
3.2.2 山东省各部门出口结构分析 | 第32-3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模型构建与数据处理 | 第35-40页 |
4.1 山东省出口贸易增加值测算模型 | 第35-37页 |
4.1.1 山东省贸易增加值测算模型 | 第35-37页 |
4.1.2 山东省贸易增加值率测算模型 | 第37页 |
4.2 山东省出口贸易增加值LMDI因素分解模型 | 第37-38页 |
4.3 数据说明 | 第38-3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5章 山东省出口贸易增加值实证分析 | 第40-48页 |
5.1 山东省出口贸易增加值测算 | 第40-42页 |
5.2 山东省出口贸易增加值率测算 | 第42-43页 |
5.3 山东省出口贸易增加值分解效应 | 第43-4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 第48-52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8页 |
6.1.1 山东省贸易增加值总量增加 | 第48页 |
6.1.2 山东省各出口部门间贸易增加值率存在着差异 | 第48页 |
6.1.3 出口规模、贸易结构与增加值率变化对山东出口贸易增加值有重要影响 | 第48页 |
6.2 山东省出口贸易增加值的政策建议 | 第48-52页 |
6.2.1 政府层面 | 第49-50页 |
6.2.2 企业层面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